隨著冬天的到來,戰爭的烈度逐漸降低,各國都在積蓄實力,為來年的戰爭做準備。
12月份希臘降下大雪,意大利人不可能在冬天發動攻擊,威脅暫時解除。
英國在11月份就降下大雪,德國同樣不會在冬天發動進攻,小胡子雖然還沒有宣布,“海獅行動”事實上已經無限期推遲,德國為了繼續以戰養戰,必須將目標轉移到其他方向。
趕在新年到來之前,韋唯爾又發起了一次進攻,在巴迪亞俘虜意軍4.5萬人,繳獲462門火炮。
新年過后的1月21號,尼羅河集團軍在托卜魯克俘虜意軍近30000人,至此北非戰役第一階段以尼羅河集團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在北非戰役的第一階段,英軍俘虜意軍近11.3萬人,繳獲大炮700余門,北非軍團潰不成軍,尼羅河集團軍高歌猛進,甚至已經抵達的黎波里,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統治搖搖欲墜。
不過也到此為止了。
1月初,隆美爾抵達的黎波里,和隆美爾一起抵達的還有一個德國坦克師,和一個德國輕步兵師,此時意屬北非還有意大利軍隊近20萬人,韋唯爾即將遭到隆美爾的迎頭痛擊。
先不說隆美爾的反擊。
1月4號,流亡在外已經三年的阿比西尼亞帝國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乘坐皇家海軍的軍艦返回亞的斯亞貝巴,受到阿比西尼亞人的熱烈歡迎。
伊姆魯公爵不歡迎,海爾·塞拉西一世流亡期間,阿比西尼亞反抗軍對于意大利人反抗,是由伊姆魯公爵名義上指揮的,雖然伊姆魯公爵大多數時間都在柏培拉,但是明顯比海爾·塞拉西一世更有資格擔任阿比西尼亞帝國國王。
馮伏也不歡迎海爾·塞拉西一世。
海爾·塞拉西一世流亡這幾年,雖然在英國和法國頗受冷遇,不過海爾·塞拉西一世還是更依賴英法,皇家海軍派軍艦將海爾·塞拉西一世送回來就是證明。
如果沒有許諾足夠多的好處,皇家海軍才懶得搭理這位“戰士皇帝”。
基于同樣的理由,英國政府這時候把海爾·塞拉西一世送回阿比西尼亞帝國,動機多半也不單純。
“機會是要主動爭取的,沒有人愿意主動放棄權力,除非迫不得已——”利奧波特跟伊姆魯公爵關系不錯,他們都有類似的身份背景,利奧波特是前波斯皇室成員。
伊姆魯公爵坐在王宮的陽臺上,看著遠處綿延起伏的群山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