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1940年是悲傷的一年。
11月11號,去年開始擔任英國駐南部非洲大使的菲利普·洛西恩因病去世。
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接替洛西恩擔任英國駐南部非洲大使。
現任外交大臣擔任大使,這在各國都非常罕見,這也能看出英國對于南部非洲的重視程度。
11月15號,南部非洲人的老朋友,同樣擔任過英國首相,和羅克私交甚好的內維爾去世,羅克很傷感。
內維爾和羅克認識的時間超過30年,內維爾去世的時候,羅克甚至不能前往倫敦見內維爾最后一面,這讓羅克非常遺憾。
逝者已矣,戰爭還在繼續。
11月12號,俄羅斯外交委員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訪問德國,得到小胡子和里賓特洛甫的熱情招待。
俄羅斯和德國到目前為止,依然保持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早在1939年,莫洛托夫就與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會晤,簽署密約,劃分了在東歐的勢力范圍。
根據這項協定,俄羅斯的勢力范圍涵蓋了波蘭、波羅的海三國、比薩拉比亞和芬蘭。
比薩拉比亞是指德涅斯特河、普魯特河-多瑙河和黑海形成的三角地帶,這一地區歷史上曾在羅馬尼亞和俄羅斯之間數度易手,
德國發動“鐮刀行動”的同時,俄羅斯出兵占領比薩利比亞,順便又占領了和比薩利比亞相鄰的北布科維納。
北布科維納和南布科維納,是羅馬尼亞主要石油產地。
俄羅斯在占領了北布科維納后并不滿足,莫洛托夫訪問德國期間,分別和小胡子、里賓特洛甫探討了將南布科維納劃分給俄羅斯的可能。
羅馬尼亞的石油是德國的生命線,小胡子明顯不可能同意莫洛托夫的要求。
小胡子甚至表態:即便俄羅斯只占有北布科維納的一小部分,那對于德國來說就已經是巨大的讓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