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需要評估的事情太多,國內的平穩過渡期只是其一,一旦有機會開疆拓土也不會放棄。
漢國向北和向西的擴張已經有充足規劃,北邊到樓煩勢力范圍會停下來,西邊則是得到隴右就會止步。
所以,今后漢國的主要擴張方向,要么是向西南,不然就是向東。
一個國家并不是疆域越大越好,還要將那些疆域發展起來,有可持續性的收益出現,無法利用的疆域太多對國家反而是一種負擔。
講一件很現實的事情,北邊和西邊對于當前的漢國只有放牧這一用途,西面倒是沒有發現大型部族,北邊的樓煩則是不能小覷。
另外,漢軍向西想要消滅或是驅趕盤踞于“冀”的秦人期間,順道滅了一個叫“綿諸”的國家。
或許不能稱為國家?綿諸只是一個游牧部落勢力,跟大多數游牧部族的情況相同,名義上有一名“共主”,實際上各部落是自己玩自己的。
滅掉綿諸這個不算國家的國家對漢國并不是什么大事,呂武聽說了就是“哦,知道了”的表現,其余人一聽是個人口只有大約兩萬余的部落聯盟笑一下就算完事。
“大漢已有接觸樓煩之人,彼不知何為大漢,我亦不知樓煩如何,短期或可相安?”解朔自從跟呂武混之后一再漲見識,聽說到的國家越來越多了。
根據后世的記載,樓煩人極可能是匈奴人的祖先,后來匈奴壯大起來,樓煩人依附了匈奴。(西漢時期的樓煩王就是)
而因為諸夏在春秋戰國初期沒有向北開拓那么遠,還是在春秋中期才在史書上見到樓煩這個名字。
等諸夏這邊的小型諸侯國幾乎全被吞并,到了戰國時代七國爭雄階段,秦國當時北方最大的敵人是月氏人,趙國的北方邊境則是一直受到匈奴人的侵擾。
呂武已經派人在收集樓煩的情報,初期得到的線報顯示樓煩是部落形式的聯盟,只有“盟主”而沒有“共主”,內部各部落的相攻很是頻繁。
一旦確認情報屬實,呂武絕對不會出兵試圖撲滅,將會玩隋唐對突厥的操作,也就是不使樓煩出現一家獨大的可能性,要么是挑撥離間制造矛盾,不然就是玩一手選擇代理人扶持的把戲,使得樓煩各部落陷入長久的對攻狀態。
漢國有足夠的本錢效仿隋唐外交政策,不止是對樓煩或哪個異族,對諸夏列國也能那么玩。
“楚出大兵,或許有二?”解朔已經知道國尉是干么的,反正就是根據探查到的情報對態勢進行大膽假設。
他停頓了一小會,像是在整理思緒,然后才繼續說道:“其一,范國初立,且侵占宋國、陳國二者城邑,與曹國交惡,列國亦敵視之;其二,天下局勢驟變,亂局之下實為滅國良機,楚國方圖謀于宋國,亦侵犯范國用以彰顯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