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呂武一點瞧不起秦軍騎兵統帥的意思都沒有,甚至高看了不少眼。
他們在進行的戰爭已經不是“諸夏傳統”的模式,打的是一種沒有規則的戰爭,再怎么謹慎小心,一點都不為過。
很多人會對“無過便是有功”感到嗤之以鼻,不會設身處地想想,自身是個什么情況,對方又是哪般模樣,單獨去觀看結果,忽略了其中的過程。
成了的,各種腦補、洗地加美化。
敗了的,各種忽視、嘲笑加抹黑。
不過,人的天性就是那樣,也就有了“成王敗寇”一說。
事實情況也是,勝者無可指摘,敗者墳中委屈。
今天,無地像往常那般進行窺探,越來越覺得事情不對勁。
陰氏和魏氏的輔兵一直在收集各種材料,樹林被砍得不成樣子,各種灌木以及荊棘被清理,動作大得令人不思考都不行。
靠近渭水約七八里的平地,一個四四方方的溝渠正在被挖掘。
無地派人冒死靠近了觀察,發現溝渠的寬度約有五米,深度大概是三米?
后面,陰氏和魏氏的輔兵弄來削尖的長木樁,緊靠溝渠斜著向外插了一排又一排,儼然就是在布置硬寨級別的防御工事。
看到這里的秦國貴族,他們完全明白呂武就是在搭建一座用于打防御戰的營地。
這座硬寨可能不比城池防御力高,關鍵比建設城池更加容易。
它哪怕這一次沒有用上,陰氏完全能夠進行駐軍,成為繼“吳陽”之后埋在秦國腹部的一枚釘子。
秦國眾貴族認為自己猜測無誤,認定呂武就是在結硬寨,反倒是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郁悶了。
嬴武說道:“我等在此已無功用,早歸詳細稟于君上。罷兵止戰,率兵來攻,由君上決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