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這一次南下的主要目標只有一個,也就是勾引楚軍北上。
他們南下的理由是子駟弒殺了鄭君姬惲(yu)。
話說,他國權臣干掉了自家的國君,關晉國什么事?鄭國當時是楚國的小弟,要管也該是楚國來管才對。
然而不是那樣算的。
在目前的時代,不管國家強大還是弱小,但凡發生臣弒君的事件,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都有權去管一管,想不想或有沒有去管看的是國家的整體實力。
比如說,晉國發生了幾次臣弒君的事件,源于晉國強大的因素,列國只是發表譴責言論,沒有動用武力進行干涉。
而晉國和楚國經常會因為某國發生動蕩,包括但不限制于弒君,動用武力去干涉他國的內政。
什么叫霸主國?不是國家強大就算霸主國,實際上就是動輒對他國內政指手畫腳,時不時隨便找個理由就能發動戰爭,才是霸主國的真正解讀方式。
一個國家很強大,不愿意搭理外界的任何事情,喜歡關起門來自己玩,他國并不知道這個國家的強大,當什么霸主國呢?
喜歡關起門來自己玩的國家哪怕是再強,說句難聽的話,壓根就得不到他國的尊重,甚至會被各種流言蜚語,再反而被橫加地指手畫腳。
“子駟并非真心盟我。鄭先君惲雖僖,然友善我、楚。”國君對鄭國先君姬惲的評價不好,其余的信息量也挺大。
已經被弒殺的姬惲作為“太子”時期有在晉國和楚國生活的經歷,他是一個對誰都尊重不起來的人。
在姬惲繼位之后,沒有表達過明確的政治觀點,屬于晉國和楚國還需要進行考察的對象。
現在的情況是,子駟以得不到尊重這個理由干掉了姬惲,使得晉國和楚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正確去對待鄭國。
“鄭不可信。”士匄先觀點明確地定基調,再繼續說道:“如盟我,亦是借我抗楚?!?br/>
鄭國想跟晉國結盟?
有俺在一天,別特么做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