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軍沒有將“鄶”完全圍死,他們按照老傳統留下一個出入口讓“鄶”里面的人能夠通行。
有一個傳統卻是被打破了。
衛軍展開攻城之前,衛君衛衎忘記要先對鄭國宣戰。
什么?之前晉軍已經攻打鄭國???
那是晉國已經對鄭國宣戰。
衛國哪怕是作為南下的聯軍之一,他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想要攻打鄭國為前提,該有的程序還是必須有,不然就是無視禮儀制度,干了禮崩樂壞的事情。
人在“鄶”的子弱得知衛國沒有宣戰,衛軍卻是展開了攻城?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衛國成為晉國的附庸了?”
真的不怪子弱會這么想啊!
事實上,除非是作為一個沒有外交自主權和軍事控制權被奪走的國家,要不然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需要走的程序是一點都不能少的。(目前的唐、曾、賴等被楚國控制的附庸國,現代的棒子國就是這情況。統領參加那啥閱兵,然后……沒然后了)
子弱忽略了一個現實,忘記衛君衛衎是個精神病了。
衛國執政孫林父根本不想攻打“鄶”,一再反對無果,又遭到了衛君衛衎的各種冷嘲熱諷,氣糊涂之下也給忽略了沒有宣戰這么一件事情。
他還是等攻城戰開始,才想起沒有對鄭國宣戰。
彌補什么的?打都已經開始在打,失“禮”已經是既定事實,只能裝傻了。
“守軍弓矢之數有異!”孫嘉作為兒子必須提醒老爹啊。
孫林父看了一眼城墻上的旌旗,回頭再看向自家的國君,低聲喝道:“噤聲!”
孫嘉委屈巴巴地“哦”了一聲,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
衛軍已經發起攻擊,再去糾結“鄶”有多少守軍,會造成一種很搞笑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