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看來,阿丹公司做事是有些草率和魯莽的,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草率和魯莽,阿丹公司才能快速在東印度打開局面。
李晚和凌志之所以這么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國仇家恨之外,更多肯定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兩者并不沖突,阿丹公司也不是要獨占東印度,趕走荷蘭人之后,利益肯定是要重新分配的,在東印度扶植華裔代理人,總比扶植那些土王強的多。
所以從五月十號開始,原本是保護傘公司和荷蘭殖民政府之間因為方舟號被扣押引發的沖突,終于演變成為蘇門答臘島土著居民對荷蘭殖民政府的武裝反抗。
類似的武裝反抗在東印度并不罕見,從上個世紀英國和荷蘭簽訂《蘇門答臘協定》,明確荷蘭對東印度的殖民后,近百年間,東印度各族發起過多次武裝反抗荷蘭殖民的民族起義,同時東印度內部各族之間的沖突不斷,荷蘭殖民政府也正是利用東印度各族之間的沖突,從而維持對東印度的殖民統治。
這樣做雖然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也由此導致一個嚴重后果,那就是東印度各族民風彪悍,對立嚴重,一旦有阿丹公司這樣的外部勢力介入,荷蘭勉強維持的殖民統治秩序就會一朝崩潰。
李晚和凌志還是很有實力的,有保護傘公司和阿丹公司的配合,李晚和凌志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組建起兩支部隊,從棉蘭出發一支向北一支向南,向蘇門答臘島其他地區發動進攻。
“這兩個家伙都是老滑頭,他們的部下有華人也有爪哇人,現在華人都在棉蘭接受訓練,爪哇人則是四處出征以戰養戰,那些爪哇人暴力的很,砍人就跟剁蘿卜一樣,還好有咱們的人約束,要不然這邊的華裔也免不了要遭殃。”戴維這段時間很輕松,荷蘭人現在還寄希望于英國調解,并沒有對棉蘭采取行動,這段時間棉蘭港已經囤積了大量物資,飛行員們每天都會駕駛飛機熟悉地形,制定作戰方案,巴達維亞軍港也在監視中,只要遠東艦隊敢出港,棉蘭這邊分分鐘就能收到消息。
“遭殃也是活該,我也不是沒有提醒過他們,人家不聽,咱們有什么辦法。”安迪冷漠,有些人總是以為待價而沽就能賣個好價錢,殊不知阿丹公司根本不在乎這一點,棉蘭港三千雇傭兵都等著購買種植園呢,不制造出更多的“無主荒地”,怎么滿足這些雇傭兵的需求?
這段時間安迪已經充分了解東印度這邊的情況,應該說華人在東印度的地位還是挺高的,僅次于定居東印度的白人,和那些土王地位差不多。
在東印度地位最低的是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以及馬來族,這些土著都屬于貧民階層,絕大部分人沒有財產,依靠在種植園務工為生。
這部分人是東印度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每當荷蘭人感覺華人的勢力過大,可能不受控制時,荷蘭人就會挑撥這些土著制造一些駭人聽聞的血案。
以前在東印度,華人可以說是兩頭受氣,上面要受荷蘭人的壓制,下面要受本地土著的敵視,生存環境確實是非常惡劣。
不過恐怕荷蘭人沒想到的是,這些土著既然可以受荷蘭人的挑撥,那么也就可以被華人拉攏,只不過是以前的華人家大業大顧慮太多,不敢破釜沉舟,所以才屢次慘遭劫難。
現在這個顧慮就不存在了,有保護傘公司和阿丹公司的全力支持,李晚和凌志的部隊發展很快,五月十號李晚和凌志分別以貸款形式從阿丹公司購買了總價值十五萬英鎊的武器彈藥,十五號李晚和凌志就送來三十萬英鎊。
十五萬是償還貸款,另外十五萬是第二批武器的訂金,安迪不問這些錢是怎么來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在南部非洲出廠價三十五鎊,賣給李晚和凌志是一支一百鎊附送五十發子彈,三十萬鎊也才三千支步槍,對于尼亞薩蘭軍工集團來說只是小單子。
這段時間尼亞薩蘭軍工集團真的是大發橫財,在北非,德國和法國因為摩洛哥又起爭議,眼看可能再次爆發沖突。
在的黎波里塔尼亞,意大利人和奧斯曼帝國的沖突越來越嚴重,眼看就要演變成為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