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向尼泊爾政府發(fā)動戰(zhàn)爭真的賺不到什么錢。
如果羅克真的向尼泊爾政府發(fā)動戰(zhàn)爭,目的也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尼泊爾的廓爾喀雇傭兵。
名義上,現在的尼泊爾還是尼泊爾王國,114年,英國和尼泊爾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尼泊爾被迫割讓大片領土給英屬印度,接受英國監(jiān)督,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146年,親英的忠格··拉納將軍發(fā)動政變,尼泊爾國王大權旁落,拉納家族世襲首相,實際掌握尼泊爾大權。
當初英國政府為了政府尼泊爾,頗是廢了一把力氣,對于羅克來說就無所謂,羅克手里現在也有廓爾喀雇傭兵,而且羅克部隊的裝備更先進,戰(zhàn)勝尼泊爾不在話下,羅克根本沒擔心過這個問題。
如果羅克把尼泊爾政府打服,那么羅克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從尼泊爾移民,從而得到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和忠誠勇敢的雇傭兵。
別以為尼泊爾只有雇傭兵能拿得出手,那是因為尼泊爾的廓爾喀人只能去當雇傭兵,沒有其他出路。
就廓爾喀人的性格,如果去農場或者工廠,難道就不能成為優(yōu)秀的工人嗎?
肯定是可以的,只不過在尼泊爾,他們根本就沒有農場和工廠可以進,沒有可以發(fā)揮作用的途徑,所以就只能去當兵。
羅克相信這些廓爾喀雇傭兵的家人去了約翰內斯堡之后,會成為農場里最好的雇工,也會成為工廠里最優(yōu)秀的工人,因為他們足夠聽話,誰給他們飯吃,他們就回給誰賣命,南部非洲除了德蘭士瓦之外,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印度人,所以羅克也不介意再增加一些廓爾喀人,相對于爛泥糊不上墻的印度人,羅克還是更喜歡廓爾喀人。
貝洛克勛爵明顯就沒有羅克這么大的魄力,對羅克的態(tài)度擔心得很。
“洛克,現在的尼泊爾首相和我們的關系不錯,我們沒必要大動干戈,當然我也沒說你不能移民,只是你能不能做得更加隱蔽一些,不要讓人抓住把柄。”貝洛克勛爵換了一個說法。
羅克馬上就心領神會,早這么說多簡單。
烏斯塔姆一直都沒有出現,反正鈉克拉也沒有再出現類似的滅門事件,羅克也算是做到的給貝洛克勛爵的承諾,于是羅克很放心的去了趟加德滿都,去見尼泊爾實際上的掌權人拉納將軍。
加德滿都坐落于喜馬拉雅山南坡,喜馬拉雅山作為天然屏障,為加德滿都遮擋了來自北方的寒風,城市南面是印度洋暖流,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使這里年平均溫度20左右,氣候宜人,終年陽光燦爛,綠樹蔥郁,鮮花盛開,是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
好吧,世界文明有點夸大,這年頭沒有人關心加德滿都的環(huán)境好不好,環(huán)境好的地方多了,能讓國民吃飽飯才是正經事。
很明顯,加德滿都的居民不大吃得飽,進入加德滿都之后,一路上羅克看到的居民,大多數都是衣衫襤褸,面帶菜色,很多人明顯是營養(yǎng)不良,羅克的車隊出現在加德滿都街頭,馬上就有無數乞丐圍過來,他們根本不在乎會不會被汽車撞倒,饑餓已經讓他們忘記了一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