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白人軍官看不上印度人絕對是有理由的,就連簡單的疏通道路,那些印度人都做不好。
英軍所有的駐印部隊,軍官都是由白人擔任,普通印度人就算是表現(xiàn)再優(yōu)秀,最高也只能到軍士長這個級別。
這其實很打擊印度裔士兵的積極性,幾億人的國家,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人其實也不少,但是在印度這種地方,如果他們是低種姓出身,那么他們就永無出頭之日,不僅僅是高種姓的婆羅門們不給他們機會,就連英國人也不會給他們機會。
這個現(xiàn)狀其實是很讓人絕望的,如果羅克出生在印度這種國家,恐怕也會想盡一切辦法離開,脫離這個環(huán)境。
所以最后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有能力的年輕人一代又一代的外流,沒有能力的就只能隨波逐流混日子。
英軍部隊的印度人基本上都是這種狀態(tài),他們就算是表現(xiàn)再好,也不可能成為軍官,所以當兵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份養(yǎng)家糊口工作而已。
也不對,印度裔士兵的薪水,大概是無法養(yǎng)家糊口的,能養(yǎng)活自己就不錯了,他們身上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他們使用的步槍,還是已經(jīng)被新編第一騎兵師淘汰了的馬蒂尼·亨利,所以用馬爾斯·霍華德的話說,白人軍官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好士兵們手中的武器,要不然很多士兵是會偷偷把武器賣掉換錢的。
命令下達之后就被層層分解,然后羅克就看到白人軍官拿著鞭子向放羊一樣,趕著那些印度裔士兵去清理障礙。
這些鞭子是用布條纏著銅條做成的,與其說是鞭子不如說是短棍,羅克注意到一個動作緩慢的家伙被白人軍官斥責,然后幾名大頭巾拎著這種短棍過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狂砸,下手兇狠程度簡直讓人觸目驚心。
動手的和挨打的其實都是印度人。
“對付這些懶豬,不用鞭子不行,他們不看到鞭子是不會行動的。”馬爾斯·霍華德冷漠臉,這一幕大概也是習以為常。
“警戒,對面500米處有不明身份的人正在接近——”卡車上的機槍手站得高看得遠,他們配備有望遠鏡,一直都在觀察。
羅克離開約翰內(nèi)斯堡的時候,將十幾輛卡車改裝成裝甲車一并帶到印度。
改裝其實就是往車廂上加裝鋼板,又給車頂位置的機槍手加裝護盾,這樣一來卡車的速度雖然大大降低,但是防護力大大加強,在印度這種地方是可以當坦克用的。
遇襲之后的第一反應(yīng),最大程度反映出不同部隊之間的差距。
機槍手示意警戒之前,a連的官兵已經(jīng)做好了應(yīng)對準備,五輛裝甲車一字排開車頂位置的機槍手嚴陣以待,其他士兵都在裝甲車后面整整齊齊的蹲著休息,等待軍官們的下一步命令。
廓爾喀部隊之前還是行軍隊形,得到提示之后也沒有多慌亂,他們還能保持冷靜,也在等待軍官的下一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