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帶回來的幾名俘虜都是洛馬米河畔恩岡杜的泰泰拉人,泰泰拉人的酋長貢戈·盧泰泰曾經是桑給巴爾蘇丹的奴隸,比利時人入侵洛克米河流域的時候,盧泰泰率泰泰拉武士英勇抗擊比利時人,一度還與盧巴王國的卡邦戈協同作戰,屢敗殖民軍。
但在近代化的軍隊面前,泰泰拉武士還是失敗了。
1892年9月,盧泰泰投降。
但是泰泰拉人并未屈服,在1895、1897和1901年先后舉行三次起義,現在還在堅持和比利時人作戰。
原本的歷史上,泰泰拉人的反抗一直持續到1908年,到那時比屬剛果成立,比利時政府對泰泰拉人進行籠絡,泰泰拉人才結束對比利時人的反抗。
現在的剛果自由邦還是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財產,所以泰泰拉人的反抗很堅決。
馬丁對幾名泰泰拉人進行了審訊之后,最后決定把這幾名泰泰拉人送回小石城。
羅克正在小石城整軍備戰,這是得到戰爭辦公室主任弗蘭克同意了的。
羅克的理由很簡單,即便英國政府不同意向比利時發動戰爭,也不允許尼亞薩蘭向剛果自由邦展開報復行動,那么尼亞薩蘭也要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否則英國政府的利益在中部非洲就無法保證。
這并非強詞奪理,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英國政府不可能像尼亞薩蘭派出軍隊駐扎,除非羅克同意負擔駐軍費用。
羅克能同意負擔駐軍費用才是見了鬼,就算英國政府不用羅克出錢,羅克也不會同意英國政府派駐軍隊進入尼亞薩蘭,但是尼亞薩蘭又沒有編練軍隊的權利,同時又有保護自身利益的需求,所以羅克和小斯就想了個掩耳盜鈴的辦法,把尼亞薩蘭的軍隊歸入羅德西亞軍隊的行列,從而順利得到弗蘭克的同意。
搞笑吧,正兒八經的英國男爵沒有組建軍隊的權利,控制羅德西亞的南非公司卻有組建軍隊的權利,羅克和小斯關系多好的,小斯連錢都不用羅克付,直接給羅克送來了羅德西亞軍隊的服裝,以及足夠一千人使用的武器裝備,于是尼亞薩蘭的民團搖身一變,就成了羅德西亞正規軍。
連編制都有,稱是“羅德西亞北部師”,歸屬南非公司指揮。
換句話說,連英國政府都指揮不動這支部隊,部隊的指揮權都在小斯手里。
也就等于是在羅克手里。
身為戰爭辦公室的主任,弗蘭克雖然不愿意看到羅克和小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但是也無計可施,“羅德西亞北部師”誕生的程序完合法,誰都挑不出毛病,南非公司組建軍隊的權利是維多利亞女王給的,誰敢說不合法,那就是在質疑維多利亞女王的權威——
好好活著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