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德軍連續數十天的轟炸之后,倫敦現在可能是全世界防空火力最密集的城市。
轟炸剛開始的時候,象征性意義更多一些,德國人想用這種方式將英國人逼回談判桌上。
英國也確實是有人想和德國人談判。
不過有德國人撕毀《慕尼黑協定》的前車之鑒,誰都不敢保證談判的作用。
這就是國家公信力遭到嚴重破壞的后果。
到小胡子意識到英國人已經不可能回到談判桌上之后,德軍的轟炸開始變得肆無忌憚,平民區也被列入德軍的轟炸范圍內,一到晚上,防空警報拉起之后,無數探照燈的光柱騰空而起,曳光彈組成的彈鏈就像一條條火龍在倫敦上空飛舞,被擊傷之后帶著明火的轟炸機從空中劃過,炸彈爆炸效果遠比煙花更燦爛——
場面真的就蔚為壯觀。
很快,就輪到德國人感受被轟炸的痛苦。
這時候徐修也沒有理由反對轟炸柏林了。
英吉利海峽的近海目標正在逐漸被摧毀,德國空軍還在奮力最后一搏,試圖給倫敦造成更大的傷害。
報復德國人成為所有英國人的共同心愿,柏林自然是最好的目標。
“我們這一次將會排出所有能抵達柏林的轟炸機,參與對倫敦的轟炸,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空軍的戰斗機航程不夠,無法為轟炸機部隊護航,所以護航的任務就全部拜托你們了,只有‘獵豹’才能完成任務。”阿奇博爾德·辛克萊怨念十足,南部非洲賣給英國的戰斗機也是閹割版的,航程跟“獵豹”有巨大差距。
關鍵還是機場。
BF109的航程其實也沒多遠,不過BF109可以從距離倫敦最近的機場起飛,執行護航任務沒問題。
盟軍現在已經失去在歐洲大陸的所有機場,要轟炸柏林只能從英國本土出發,距離已經超出英軍戰斗機的作戰范圍。
“你們的戰斗機可以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同樣可以執行護航任務——”徐修馬上指出,英國空軍不是沒能力,而是空軍大臣的腦袋不夠用。
“海軍航空兵隸屬海軍,不歸空軍指揮。”阿奇博爾德·辛克萊很尷尬,組建聯合指揮部真的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