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差距達到一定程度,戰術能起到的作用極其有限。
都不用“虎”式,“豹”式出現在現在的歐洲戰場上,沒有任何坦克可以與之抗衡,也沒有反坦克武器進行反制,拿頭打。
南部非洲的坦克戰術,和歐洲的坦克指揮官也不是一個檔次。
歐洲的坦克指揮官還沉醉于步坦協同無法自拔呢。
南部非洲已經在多次軍事演習中,對大規模坦克部隊的集中使用進行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坦克集群這種戰術,就算歐洲的裝甲部隊指揮官知道也玩不起,因為根本沒那么多坦克來形成集群效應,坦克的防護力也比較差,離不開伴隨部隊的保護,這就極大限制了坦克的使用。
唐璜毫無疑問是集群戰術的佼佼者,他和裝甲第二軍的軍長馮伏,對于裝甲部隊的理解各有千秋。
唐璜最喜歡集中坦克部隊對敵人陣地正面突擊,將敵人陣地的防御徹底擊破。
馮伏則更喜歡利用裝甲部隊的機動能力,對敵人進行分割包圍打殲滅戰。
非要類比的話,一個是曼施坦因,一個是隆美爾,巴甫洛夫這種根本就不夠看。
這真不是在黑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表現讓人無語,他在戰爭爆發前的錯誤部署,導致西方面軍67萬人在短短一個星期內損失殆盡,巴甫洛夫因此以叛國罪被判處死刑。
也不對,不是一個星期,二十多天吧。
巴甫洛夫對于戰爭的錯誤理解,主要源自西班牙內戰。
T26坦克確實是防御力嚴重不足,巴甫洛夫因此將所有坦克全部否定,導致已經成立的機械化部隊因此解散。
等俄羅斯人重視這個問題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1940年。
不巧的是,配合保護傘公司雇傭兵迎戰意大利第三軍的,就是巴甫洛夫指揮的國際縱隊第一師,以及人民警衛隊的三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