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轟濫炸并沒有使美巴聯軍陣地徹底崩潰,還有忠于職守的士兵在竭盡全力。
米州軍的進攻是以坦克為前鋒,步兵躲在坦克后面伴隨作戰,美巴聯軍估計沒想到,米州軍到現在居然還有坦克,所以缺少對裝甲部隊的反制武器,部隊進展順利。
轟——
配合孫猛部隊進攻的坦克,一炮將美巴聯軍的一個火力點端掉,躲在履帶后面的士兵縱聲歡呼,他們終于品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這要是以往,就得用士兵們的生命硬生生去堆。
“輕騎兵”勻速前進,遭遇美巴聯軍火力點就停下射擊。
美巴聯軍的子彈暴雨一樣打在“輕騎兵”裝甲上,叮叮當當響個不停,“輕騎兵”就像暴風雨中的海燕一樣勇猛無畏,直接沖上美巴聯軍的陣地,越過戰壕,攻入多明戈斯·馬丁斯。
多明戈斯·馬丁斯其實就是個小鎮,攻入多明戈斯·馬丁斯也就意味著戰斗結束,政府軍部隊徹底崩潰,美國海軍陸戰隊也無心抵抗,喬治·馬歇爾現在只有一個心愿,能盡可能帶領更多海軍陸戰隊員們撤離維多利亞。
和來到巴西時的雄心壯志相比,喬治·馬歇爾的這個要求可以用卑微來形容。
這對于喬治·馬歇爾來說甚至是屈辱。
不過也無所謂,美國政府原本就允許美軍部隊在戰斗到最后一刻的時候投降,投降對于西方人來說并不是一個不可接受的情況。
所以縱然“列克星敦”被擊沉,喬治·馬歇爾還是主動聯系基欽鈉港,希望能暫時停戰,給予美軍足夠的時間撤離。
這就是態度強硬的后果,喬治·馬歇爾前期的強硬,導致美巴聯軍失去了和米州軍聯系的渠道,所以喬治·馬歇爾不得不通過基欽鈉港,才可能和米州軍取得聯系。
不是可能,是一定。
喬治·馬歇爾可以肯定,基欽鈉港一直和貝洛奧里藏特保持著密切聯系。
“哈哈哈哈,沒想到美國人也有低頭認輸的一天!”奧古斯托瘋狂大笑,真是活久見。
“你得意的太早了,美國人并沒有投降,這只是緩兵之計,等美國人恢復元氣,美國人還會對里約發起反攻。”高山對美國人很了解,美國就是為了利益根本沒有底線,無所不用其極的國家。
好吧,南部非洲其實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