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亨克爾1911年畢業于斯圖亞特工藝學院,同年試制出經過改進的法爾芒雙翼機。
世界大戰期間,亨克爾擔任歐洲數家公司的工程師和技術顧問,以設計軍用飛機聞名。
1922年亨克爾組建飛機工廠,研制和生產各種轟炸機、客機和水上飛機。
對于和日本人的合作,亨克爾其實并不重視,He70俯沖轟炸機是一種已經落后的機型,亨克爾公司現在正在研發的是“HE-177重型轟炸機”,即著名的德國空軍打火機。
之所以有這個屈辱的綽號,原因是HE-177由于設計上的不合理,引擎很容易中彈起火,所以HE-177又被稱為是“燃燒的棺材”。
這么糟糕的設計,其實并不是亨克爾公司的問題,德國航空技術局局長的恩斯特·烏德特認為沒有俯沖轟炸能力的轟炸機根本就不值得生產,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奇葩設計,想想空重達到16800公斤的俯沖轟炸機,就算交給尼亞薩蘭航空,尼亞薩蘭航空也搞不定。
南部非洲的重型轟炸機,是用來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對地支援有更靈巧的對地攻擊機,以及戰斗轟炸機,HE-177的機翼面積有102平方米,就算使用金屬制造,多半也扛不住防空火力的密集打擊。
不過德國航空技術局就是這么要求的,亨克爾也沒辦法。
而且德國航空技術局給的經費不足,亨克爾才不得不把HE70的相關技術拿來變現,這讓具體負責的西格弗里德·甘特非常無奈。
西格弗里德·甘特是亨克爾的首席助手,一位同樣經驗豐富的轟炸機設計專家,甘特對于日本人開出的條件很不滿,雖然HE70的技術已經落后,可對于日本人來說依然是最先進的技術。
“跟南部非洲的轟炸機相比,HE70——大概能相當于南部非洲重型轟炸機的幾成?”戈林都不問HE70能不能和南部非洲重型轟炸機相媲美,這是自取其辱。
“這不好說,畢竟HE70并沒有參與過實戰——”甘特不正面回答,那也是自取其辱。
“呵——”戈林冷笑,技術人員引以為傲的心血,對于戈林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堅持。
有什么可堅持的呢,HE70再強,也強不過亨克爾正在研究的HE177,更不如南部非洲重型轟炸機,所以還不如把技術賣給日本人。
“日本人開出的價格太低了,我們完全可以爭取更大的利益。”甘特不甘心,曾經的空戰英雄已經變成大腹便便的官員,如果真想獲得航空母艦技術,那不如去和南部非洲做交易。
看在英國的份上,南部非洲應該不會拒絕德國。
“我說了,HE70是已經落后的技術,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航空母艦!”戈林對航母的迫切心情是甘特無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