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法國總理,整個歐洲,政府官員都是一份高危職業。
法國總理雖然干不長,最起碼沒有生命危險,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就慘了,搞不好就死的不明不白,而且概率還挺高,職位越高越危險。
和奧地利總理以及南斯拉夫國王相比,日本代表團遇襲連個水花都沒有激起來,人們連討論的興趣都沒有。
受影響最大的肯定是海軍會議,日本可是全世界目前海軍實力“第三強”的國家,如果沒有日本的參與,那么海軍會議最后縱然形成決議,也沒有任何意義。
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各國海軍實力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擁有十艘航空母艦的南部非洲,總噸位大約萬噸左右,雖然各國海軍中的bb黨還在拼命掙扎,不過所有人都已經清楚的意識到,南部非洲海軍擁有的實力,絕對不亞于皇家海軍和美國海軍。
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還略有超出。
除了主力艦之外,南部非洲利用《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的漏洞,近些年一直在大力發展以輕型巡洋艦為主的小型軍艦。
從年到年,南部非洲一共建造了艘軍艦。
同一時期內英國建造了艘,日本建造艘,美國只建了艘,南部非洲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超過了英美日。
這也正常,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英美日海軍就已經達到相當規模,南部非洲當時還連一艘戰列艦都沒有呢。
現在十年過去了,南部非洲海軍在數量上也剛剛達到和日本海軍持平的程度,跟英國美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南部非洲繼續造軍艦的空間還很大。
日本代表團遇襲之后,海軍會議事實上已經失去意義,南部非洲代表團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和美國人的談判上。
美國人放棄了不切實際的五十億美元賠償要求。
這是南部非洲回到談判桌上的前提。
“賠償是不可能賠償的,不過巴西新政府處于人道主義角度考慮,可以給戰死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一些經濟補償,標準可以參考世界大戰后美國政府給陣亡士兵的撫恤標準。”楊·史沫資開出的條件很苛刻,世界大戰都是十多年以前的標準了,經過經濟危機期間的大水漫灌,美元的匯率一路走低,含金量大不如前。
“尼亞薩蘭公司和法瓦爾特鋼鐵集團承諾不會隨意變動鐵礦石的價格,如果美國鋼鐵企業聯合會愿意從鐵四角和皮爾巴拉購買鐵礦石,那么就把商業領域的問題交給商業方式來解決,相信商界的精英們一定會有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不過在那之前我有個要求——”楊·史沫資現在完全占據主導地位,赫爾表情很難看,卻無可奈何。
關鍵還是打輸了啊,美國海軍陸戰隊不爭氣,赫爾又有什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