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鐵礦,在南部非洲和聯合王國的談判中的也是聯合王國的條件之一,聯合王國希望能以澳大利亞鐵礦為條件,逼迫南部非洲更多讓利。
澳大利亞并沒有脫離英聯邦,所以英國確實有資格這樣做。
但如果澳大利亞也認為可以火中取栗,那澳大利亞就錯了,英國在南部非洲尚且占不到便宜,澳大利亞何德何能。
1930年底的世界,各國經濟終于有了走出經濟危機的可能,生產逐漸恢復,貿易往來頻繁,喊了好幾年的裁軍總算有國家開始響應,別管裁軍的原因是什么,看上去戰爭的陰影正在遠離。
比勒陀利亞依舊繁華,雖然沒有什么大的變化,細微的改變每天都在發生,安裝路燈的街道越來越多,路邊的行道樹越來越整齊,人們臉上的笑容與日俱增。
10月份滿城的紫葳樹進入花期,淡紫色的紫薇花美不勝收,每年這個時候,比勒陀利亞都要舉行長達一周的慶祝活動,今年因為南部非洲脫離英聯邦,所以慶祝活動比往年還要更熱烈。
和以前的慶祝活動不同,大英帝國的米字旗現在已經在比勒陀利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橙白藍三色國旗,德蘭士瓦州政府和比勒陀利亞市政府雖然沒有強制要求,比勒陀利亞大街小巷的商家還是主動在商鋪門前懸掛國旗,市中心教堂廣場旁邊的羅德西亞酒店更過分,在酒店正面懸掛了一面寬50米,長80米的巨型橙白藍三色旗,引得來往人們頻頻側目。
這也算是形式主義,小斯在這方面一直很擅長。
詹姆斯·斯卡林就住在這個酒店,可憐詹姆斯·斯卡林雖然是澳大利亞總理,但是卻住不起羅德西亞酒店的總統套房,只能住行政套房。
行政套房雖然也不錯,但是配不上詹姆斯·斯卡林的身份。
不過詹姆斯·斯卡林現在也肯定沒有心情在乎這些問題,南部非洲對澳大利亞的影響力太大了,詹姆斯·斯卡林深感無力。
“說實話,對于我們澳大利亞來說,要擺脫英聯邦,可能比擺脫南部非洲更容易,我們離南部非洲太近了,離本土卻太遠,皇家海軍很強大,但是無法給澳大利亞提供足夠的保護。”已經辭職的財政部長愛德華·西奧多作為團隊成員,隨詹姆斯·斯卡林一起來到比勒陀利亞。
愛德華·西奧多和詹姆斯·斯卡林,是斯卡林內閣中唯二兩位有執政經驗的人。
愛德華·西奧多只因為在澳大利亞聯邦國會多說了幾句話,對皮爾巴拉鐵礦的歸屬有所質疑,就被逼辭去財政部長職務,南部非洲對澳大利亞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嘛,羅克從來都不會忘記扶持各種利益代言人,澳大利亞政壇比英國更混亂,缺少像保守黨那樣一家獨大的政黨,最近這些年澳大利亞自由貿易黨、保護主義黨、工黨、聯邦自由黨、聯合黨輪流上臺執政,南部非洲可操作的余地大得很。
就算工黨,都曾經接受過法瓦爾特鋼鐵集團和南非公司的資助。
要不然亨利和小斯也不會在面對詹姆斯·斯卡林的時候底氣那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