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羅克上輩子看這段歷史的時候,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小胡子為什么敢發動世界大戰。
現在身處這個時代,很多疑惑就一一解開。
現在的小胡子,擁有美國華爾街大亨的支持。
英國首相又是堅持“綏靖主義”的內維爾。
溫莎公爵本人或許會以英國利益為重,可是他的枕邊人卻和德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連帶著國王愛德華八世都成為小胡子的支持者。
這就是所謂“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真相。
真正讓英國無法接受的不是三婚的辛普森夫人,而是愛德華八世對德國的態度,已經嚴重影響到英國的利益,所以英國國會才逼著愛德華八世退位。
看到這里就能想象得到小胡子當時得到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上簽字的五個國家,日本和意大利是德國的盟友,英國和美國明里暗里都在支持德國復興,看上去德國真正的敵人只剩下外強中干的法國。
最后的最后還有歐洲憲兵。
現在的德國受限于《凡爾賽合約》,很多和軍事有關的研究不能在德國國內進行。
于是德國找遍全世界,只有同樣被歐洲主流社會排斥在外的歐洲憲兵,才能有效逃脫英法的監視。
于是德國就把和軍事有關的研究,都轉移到憲兵國內進行的,同憲兵展開近乎全方位的合作,德國提供技術,憲兵提供物資,直到小胡子撕毀《互不侵犯條約》的前一刻,憲兵還在往漢斯家里送小麥。
這種情況,很難讓人不膨脹啊。
先不說溫斯頓如何失意,內維爾上臺后,英國也終于逐漸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內維爾畢竟是正統保守黨出身,和拉姆齊·麥克唐納在臺上時不同,內維爾上臺后的英國內閣,總算是得到了英國國會的全力支持。
要不說政通人和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呢,拉姆齊·麥克唐納在臺上時,保守黨控制的國會完全和內閣不配合,首相府的提案到了國會幾乎全部封駁,要不然拉姆齊·麥克唐納也不至于好好的首相不當,去搶外交大臣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