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桌上的采購清單,三人團表情和心情都格外復雜。
弗拉戈佐和諾羅尼亞、巴雷托都是軍人出身,再怎么混日子武器裝備的型號還是能看得懂。
坑爹的美國人,賣給里約的步槍都有好幾種型號,口徑居然很神奇的都不一樣,李·恩菲爾德是7.7,春田是7.62,溫徹斯特最坑,不同年份生產的型號口徑都不一樣,有的是5.58,有的是8.12,有的是9.65,居然連11.17的都有。
部隊裝備的武器,型號最好都統一,目的是為了減輕后勤壓力,美國人賣給里約的步槍型號這么雜,等到戰爭爆發的時候,給里約帶來的后勤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除了步槍之外,美國人賣給里約的其他裝備型號也很復雜,比如火炮中就包括法國生產的施耐德1917年式155毫米榴彈炮。
以現在的標準來看,施耐德1917年式155毫米榴彈炮性能并不算落后。
關鍵是這玩意兒有三噸多重,巴西這種落后的交通條件,以及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這玩意兒里約大概只能當要塞炮用。
所以美國人就是在清倉大甩賣嘛,估計連庫存的幾十年的貨底子都拿出來一股腦賣給巴西軍政府。
“不管怎么樣,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足夠多的武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組建一支強大的部隊。”弗拉戈佐給諾羅尼亞和巴雷托打氣,也是給自己打氣。
就算明知道美國人是個大坑,弗拉戈佐其實也沒有其他選擇。
全世界所有國家有一個算一個,有資本進行軍火貿易的國家真不多。
英國肯定是可以的,但是考慮到英國跟南部非洲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那種關系,巴西人就算找上門,英國政府多半也不會同意把軍火賣給巴西。
法國也可以,但是法國要是敢賺巴西人的錢,南部非洲有的是辦法折騰法國人。
德國現在還處于低潮期,自顧不暇。
俄羅斯沒有出海口,再想賣武器也只能望洋興嘆。
其他諸如意大利、西班牙,也各有各的問題。
日本倒是挺想賣的,可惜巴西人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