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的劉易斯·尼克森發明了全世界第一部聲吶,這是一種被動式聆聽裝置,主要用來探測水下冰山。
世界大戰期間,聲吶被用于偵測潛艇,技術得到較快發展,1915年,法國物理學家保羅·郎欣和俄羅斯電氣工程師康斯坦丁·奇洛夫維奇發明了主動聲吶,到1918年,英國和美國都研發出了類似的主動聲吶設備。
讓杰克遜·馬歇爾和加菲爾德萬萬沒想到的是,英國雖然已經擁有了主動聲吶,可是軍艦上使用的仍然是最原始的被動聲吶,用最原始的聲吶技術探測最新式的潛艇,找不到也很正常。
至于為什么全世界最強大的艦隊,不使用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這也是英國特色,就連奧利弗·拉姆少將也給不出一個合理解釋。
別問,問就是經費不足。
三個小時一閃即逝,地中海艦隊并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藍軍潛艇。
當扮演藍軍的幽靈潛艇奉命上浮的時候,參加演習的官兵驚訝的發現,幽靈潛艇距離地中海艦隊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居然不足一千碼。
這要是在真實戰場上,“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已經葬身水底。
接下來的演習部分,換成英國的k潛艇扮演藍軍,印度洋艦隊同樣要在規定的三個小時內在預定演習海域找到k潛艇。
英國的k潛艇怎么說呢——
就和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一樣,如果只看紙面數據,k潛艇是全世界噸位最大,速度最快的潛艇。
單看數據,即便是放在二戰中,k潛艇的數據也是出類拔萃的。
k潛艇排水量2500噸,水面航速25節,水下航速9節,裝備8具魚雷發射管。
作為對比,德國在1934年建造的u型艇,排水量也才380噸,最大水面速度13節,水下69節,武器系統只有3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備彈5枚。
紙面數據強大的k潛艇,服役后的表現卻是個災難,強大的動力系統被證明是廢物典型,為了伴隨艦隊出動,英國人給除了給k潛艇安裝了一套柴油動力系統,又安裝了一套蒸汽機,結果導致k潛艇下潛前必須先關閉鍋爐,然后排空蒸汽,放下煙囪,期間潛艇的動力必須啟動輔助的柴油機提供。
由于這一套程序太過復雜,執行完這一套程序大約需要五分鐘。
在分秒必爭的戰場上,五分鐘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