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在這么亂,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相互攻擊功不可沒。
世界大戰一無所獲并不是民主黨的責任,所有的參戰國幾乎除了南部非洲之外都損失慘重,協約國原本是想通過戰后清算,把損失轉嫁到同盟國身上。
讓協約國萬萬沒想到的是,同盟國根本無力賠償協約國的損失,三大帝國全部垮臺,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直接覆滅,德國割地賠款被抄的家底都不剩,美國也是看實在榨不出油水,這才干脆放棄對德賠償要求。
伍德羅·威爾遜原本是想借助國聯擴大美國的影響力。
結果國會拒絕配合,美國連國聯都沒有加入,伍德羅·威爾遜的這個打算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這個背景下,共和黨堅稱,正是因為民主黨的無能,才導致美國在世界大戰中一無所獲。
民主黨則反駁是因為共和黨的掣肘,美國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如果美國戰前能準備的更充分一些。
如果美國能更早參戰。
如果美國加入國聯——
可惜沒那么多如果。
胡佛遇刺的時候,法國和比利時對南部非洲的贈送儀式正在進行中。
為了感謝南部非洲在世界大戰期間的貢獻,法國和比利時將一部分沿海國土贈送給南部非洲。
這里用“一部分”不太合適,感覺好像挺大的樣子,其實總面積加起來只有不到20平方公里,就在敦刻爾克旁邊,距離敦刻爾克不到十公里。
世界大戰期間,南部非洲遠征軍在弗蘭德斯附近和德國進行反復拉鋸戰,僅僅在伊普爾,規模較大的戰役就爆發了三次,南部非洲在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士兵,超過百分之二十是戰死在弗蘭德斯,他們中的大部分被安葬在距離敦刻爾克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上,法國政府和比利時政府商量過后,決定將這座山贈送給南部非洲。
這不是法國唯一贈送出去的領土,就在上個月,為了感謝加拿大遠征軍的幫助,法國將維米嶺附近的一塊大約一平方公里的國土贈送給加拿大,成為加拿大唯一的一塊海外飛地。
一平方公里實在太小,小到只夠樹立一座紀念碑,廣場都要建在法國的國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