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卒瞥了一眼秦鳳池,見他看向另一邊,并沒有反對的意思,才放心指點褚樓。
“小郎君,你是身在其中迷了眼,這事其實很好辦。要小的說,你何不直接用自己的名義先行贖買了這些人?贖了人,給她們找一處地方安置下,再通知她們家里人過來,一手交錢一手接人。既幫了人,又不吃虧,豈不兩全其美?”
褚樓恍然大悟。
都怪他!怪他太正直了!
他老是想著必須得娘家人過來贖人,就是沒往自己身上想過。畢竟他這么多年哪兒干過買賣人口的勾當?
他轉念一想,又開始發愁。
“就是不知道,這贖金得多少錢?”
獄卒嘻嘻笑:“嗐,小郎君還能缺這個錢不成?”
褚樓:“……”
就缺啊。
獄卒:“……”
他猶豫著慢慢收起笑容,尷尬道:“這個,得看人,女眷一個價,下人一個價。女眷還分已婚未婚,未婚且在十二歲以上的,往年都要到十兩銀子,這是最貴的。下人也分幾種,那上房一二等的大丫鬟,也能賣到四五兩,三四等粗使的五百文到一兩不等。”
褚樓聽得寒毛直豎。
他往日讀本朝刑律,只知道“略人之法,最為嚴重”,國家一向大力整治“賣良為賤”的惡習。但是他忘了,這里不是后世,這里是封建社會。
就像本朝的婚姻法雖然規定了一夫一妻制,但卻不是真的只有一生一世一雙人,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民間甚至還有所謂的“平妻”,所謂的“一肩挑兩房”。于是本朝雖然說禁止略賣,但并不禁止“合法”略賣,甚至不會在非法略賣中去懲罰買家。
這本就是不徹底、不公平的。
士大夫和勛貴們似乎都忘記了,他們的地位不是永恒的,他們的財產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包括他們的妻妾和兒女。后世有總督王亶望,犯事抄家,他的愛妾被和珅買走,后來和珅也被抄家了,家里女眷又不知被賣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