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蘇雯慧就穿戴整齊,將連夜寫好的信放進包里,準備先去郵局寄信,再回娘家看望父母。
出門前,她回頭看了眼臥室墻上的結婚照,照片里那兩張年輕的面容,女人嬌俏甜美男人英挺剛毅,都是最好的年華,對她而言卻已經隔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和空間,遠到她自己都快記不清了,真正的恍如隔世。
一九八五年春天,在部隊升上連長的李翰東回老家探親,他年齡不小該找對象了,李家有個遠親是蘇雯慧母親唐彩芹的同事,覺得蘇雯慧這姑娘不錯,兩下說合著做了媒。
蘇雯慧本人對李翰東并不中意,覺得兩人沒有共同語言,他的長相也不是她喜歡的那一款,但向來有軍人情結的父親對李翰東極其認可,最后孝順的蘇雯慧到底聽了父母的話,跟李翰東確認了戀愛關系,訂婚了。
兩人原本就不熟悉,又是遠距離戀愛,一個是簡單務實的軍人,一個是感性文藝的報社編輯,愛好興趣南轅北轍,在蘇雯慧看來,這種相處模式完全能趕上古時候的盲婚啞嫁。
第一次見面是相親,等他再次休假已經是婚禮了,前后只隔了一年的時間。
結婚前,蘇雯慧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有很多憧憬,現實卻不大如意,婚禮過后,沒來得及磨合感情的二人很快分別,李翰東接到部隊的電話,讓他停止休假立刻歸隊,從那之后,除了偶爾收到一封他的來信,兩人竟然整整三年沒見過面。
這期間蘇雯慧從期盼到失望,也后悔草率的跟他結了婚,所以等李翰東回來,哪怕最后知道他消失是因為參加了邊境戰,知道他升了副團,聽到他欣喜的告訴她可以隨軍的消息,也沒有引起蘇雯慧內心的任何漣漪。
她以不愿放棄工作為由留在江城,夫妻兩繼續過著分隔兩地的生活。
他的心里應當是明白的,所以當她九一年提出離婚時他并沒有任何詫異,只問了她兩個問題,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跟平靜的簽下了離婚協議。
那之后兩人的生活就再無交集了,離婚后蘇雯慧離開報社做起了生意,順應時代的發展成了先富起來的那一批,有過兩次感情但均以失敗告終。
很多年后,偶然在鄉友聚會聽聞他再婚的消息,妻子也是位軍人,他們婚后還有個孩子。
對那段無疾而終的婚姻,蘇雯慧年輕時不曾后悔過離婚的決定,直到零五年,蘇父生病在首都治療,生命終結前他的愿望就是回老家看看,孝順的蘇雯慧放下工作陪父母在江城住了一段時間。
正直新年,她去曾經的老師和校長家拜年,在學校附近的小區遠遠碰見了他。
年近五十,他的身姿依舊挺拔,時光仿佛沒有在他身上留下過多的痕跡,蘇雯慧驚訝于自己竟然那么清晰的記著他的臉,明明離婚后一張他的照片都沒有留下。
到了校長家后才知道,原來他剛剛來拜訪過,相差五歲的兩人竟然是同一位老師的學生,她竟然過了這么多年才知道。
校長嘆了口氣悵然的說,“我也是后來聽說你們離婚了,私下里遺憾了挺久,你是個好的,他也不差,怎么就沒有好姻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