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素并不是開玩笑,早在她秘密來到滎陽之時,便逐步開始構思與謀劃。
與大多數的女人一樣,張素素行動十分地謹慎,當然了,這顯然與她眼下如履薄冰的處境息息相關。
有些女人一旦發狠,甚至比男人還要可怕,因為她們似乎天生就懂得隱忍,冷靜地尋找著最合適的機會。
要刺殺當今天子,首先要面臨的問題便是皇宮禁地的守衛。
但是很顯然,張素素并不是憑借自己那絕美的容貌才成為整個黃巾的掌權者,她很聰明,而且懂得提前布下棋子。
就連陳驀也沒想到,早在他仍居住在滎陽時,張素素已經秘密派心腹黃巾信徒混入了雒陽皇宮。
或許有人以為怎么會如此輕易叫她得逞,但是要知道,皇宮與外界也存在著溝通,那就是宦官。
漢朝等級制度森嚴,但凡無權無勢的宦官、宮女因為犯了一個小錯而在深宮內被打死的事跡數不勝數,當然了,更多的則成為了爭奪權利、勾心斗角的犧牲品,所以,皇宮每半年都要向外招人。
尤其是歷史中當何進與張讓奪權時的那段時期,皇宮內的大小宦官竟有三千人左右,人數不下于八大校尉手下的禁衛。
其實張素素也想過學他大伯張角那樣,內通宮內有權有勢的宦官,但是說到底,她還是不信任對方,她不想將自己的賭注壓在一群缺少了某個男性部位的家伙身上。
想了想去,張素素挑出了百余名身強力壯的心腹黃巾信徒,將他們分別送到河北各地,待他們熟悉了當地的情況后,又派人到各地替他們偽造祖籍,簡單地說,就是要讓他們成為[普通百姓],以免在皇宮內露出馬腳。
宦官,對于一個男人來說那是極其屈辱的事,在宮內普通宦官的地位甚至比婢女還要低下,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但是對于那些狂熱的黃巾信徒來說,那顯然算不上什么。
終于,在一輪又一輪的審查過后,百余黃巾中被剔除了八十余人,有十余人成功混入了皇宮,成為了一名小小的宦官。
或許有人會想,既然張素素打著刺殺皇帝的目的,那么必然會驅使那些十余名黃巾接近皇帝劉宏,但是事實上,她并沒有那么做。
因為她很聰明,很明白皇帝身邊乃是是非之地,爭寵、爭權尤為激烈,她可不愿意好不容易才混入皇宮的內線成為別人爭權奪利的犧牲品,因此,她選擇了御膳監。
也就是給宮內做菜的小宦官,如果沒有什么機遇的話,那些宦官很有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劉宏的面。
但是,也只有御膳監的宦官,才能借著送菜的名義自由地行走在宮內,將宮內建筑分布,天子落榻之所一一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