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朱桱有這種想法,其他年少些的皇子、皇孫亦有類似想法。
因為這些人對大明軍制更熟悉——大明目前施行的是衛所制,屬于半農半兵,很多將士因朝廷一道調令遷往別處時,往往會帶上軍余也即是家屬一起,哪怕是光棍,也會大概率在當地娶妻生子,就這么落地生根了。
所以,他們是真不理解,唐軍在西域經營了上百年為何最終竟陷入孤守無援、后繼乏人的境地。
朱標看了眼朱元璋、劉寬,見兩人都沒有解釋的意思,便笑了笑道:“如果你們讀過《唐律疏議》、《唐六典》等書籍,了解大唐的軍規、律法,就能理解此事了?!?br/>
“大唐前期是以府兵制為主——府兵制與咱們如今的衛所軍制有些類似,也有不同的地方,具體如何我就不講了。”
“不過到了唐玄宗時,因土地兼并嚴重,府兵制已經敗壞,故以募兵制為主。開元、天寶年間,乃至后面調往西域的唐軍便基本是募兵?!?br/>
“根據《唐六典》記載,唐朝對將士管理十分嚴格,不得隨意在當地結婚生子,覺得這樣會影響將士戰斗力?!?br/>
“當然,最重要的是彼時唐軍仍施行的是輪戍制,基本上,唐軍在某地戍守幾年便可以輪換,回到家鄉?!?br/>
“如方才視頻中安西軍戍守西域四五十載,并非常例——若非河西被吐蕃所占據,安史之亂平定后,唐庭就該進行換防了?!?br/>
“可惜因交通斷絕,唐庭先是認為安西、北庭都已陷落;后來聯系上,又礙于道路遙遠及內政混亂,并沒有進行換防?!?br/>
“此外,唐朝對戶籍管理也同洪武初年差不多嚴格,安西將士即便想在當地落戶并結婚生子,也需通過唐庭審批,而這種審批往往難以通過?!?br/>
“再加上漢人與胡人之間終究有文化、習俗隔閡,所以,唐軍雖掌控西域上百年,可在當地成婚落戶的卻不多,反倒是遷居那里的漢人商賈多些?!?br/>
聽朱標講完,不僅是朱允熞、朱桱等年紀小的皇子、皇孫若有所思,就連朱允炆等少年人也是如此。
朱元璋此時亦出聲道:“咱想來,唐朝之所以要用輪戍制,不許將士在當地娶妻生子落戶,多半是擔心養出軍閥來?!?br/>
“因為唐朝時如都督、大都護、節度使這樣的軍職,基本上掌管了軍中人事、司法、錢糧大權,權力很大,卻也容易叛亂?!?br/>
“若是唐軍中低層將士并非輪戍,而是如衛所軍一樣在當地落戶,那就上下一體,時間稍久,必然會割據自立了?!?br/>
“事實上,唐朝后來之所以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便是輪戍制名存實亡,各地節度使都是在當地招兵買馬,使兵為將有的原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