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這種現(xiàn)代工藝下產(chǎn)出的藝術(shù)品,相比起國家級別的流水線制造來說,民間私底下制作的炸彈,其實是有著鮮明的個人風(fēng)格的。
不同學(xué)識、不同閱歷的人,他們制造的炸彈不盡相同。
普通一些的,將鞭炮中的火藥匯總起來再加工一下,就能算是簡單的炸藥了。
高級一些的,能弄來一些氧化劑、鋁熱劑這些材料,比起前者威力大有進步。
而且,每個炸彈的制作者,在線路的設(shè)計上,同樣有著不同的風(fēng)格,用料、排線這些都有或細微或顯著的差異。
而這些差異,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變的......畢竟做的是炸藥這樣的高危物品,不像禮品店包禮物那樣今天想系個蝴蝶結(jié),明天就換個雙錢。
松田陣平在打開炸彈外殼,看到里面的結(jié)構(gòu)布局的時候,用不著回憶,他一眼就認出了這是出自誰手。
三年前,就是這樣的炸彈導(dǎo)致萩原研二的身亡,當(dāng)時兩個炸彈犯,一個在逃離警察追捕的過程中遭遇車禍身亡,而另外一個則是逃之夭夭,至今為止都沒有任何線索。
“松田,怎么了?”
一旁輔助的副手注意到他動作的停頓,開口詢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這個炸彈......”
震驚過后,松田陣平閉上眼睛,將洶涌的情緒平定下來,再睜開眼時,他就變回了之前那個爆炸物處理班的王牌。
深呼吸一次后,他直接上手開始拆除。
其動作如蝴蝶穿花,飄若驚鴻。
“等等......欸?好快???”旁觀的副手吃驚于他的動作,籠罩在防爆服里的臉嘴巴張得能吞下一個拳頭。
拆彈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稍有不慎剪錯一條線都可能導(dǎo)致炸彈的引爆,所以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哪怕再怎么熟悉的老手,都得小心再小心。
實際上,很多炸彈最后都不是拆除的,而是將其從固定的位置拆解下來,帶到空曠的不會造成損失的地方進行引爆——這可比費盡力氣去拆彈要安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