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第1次
漢軍與荀軍將在三天之后展開最后決戰的消息傳開,列國的人無不心情復雜。
很多人看待這一戰原以為會是曠世大戰,事先著實沒有想到荀氏持國那么不得人心。
兩軍抵達交戰場地僅僅是過去二十余天,會有十多萬荀軍投降,又有十多萬荀軍采取中立態度,僅是剩下三四萬荀軍還想接著打,不得不令許多人感慨:荀國泄勢有如尿崩。
用尿崩這個形容詞很貼切,戰前各種聲勢浩大,像是一憋再憋,真正開打卻是雙腿顫抖著一下子泄了。
好多想要學荀國搞全國動員的列國,他們的代表趕緊翻找好不容易從漢國購買到的紙張,寫信回去警告自己的國君:千萬不要學荀國,會把自己玩壞的!
時代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一種正確的做法不一定能夠適應所有時代。再好的方法在錯誤的時間使用,極可能沒有起到正面的效果,相反把自己折騰死了。
中行吳做的事情就是沒有契合時代特性,弄得本來還能掙扎,搞到加速了敗亡。
其實,在荀國這么干之前已經有兩個國家當做反面教材,他們是鼓勵黎庶參戰的秦國和齊國。
而那么干了之后的秦國和齊國,他們都是敗在呂武手下。
這一次再有荀國當例子,不少人困惑子產怎么能玩得那么溜,不像秦國、齊國和荀國一樣玩崩了。
如果有人找呂武要答案,呂武還真能夠給出合理的答案。m.
無外乎就是子產雖然畫餅,但也在慢慢實現自己許下的諾言,等待子產拿不出土地去分配,崩盤會是分分鐘的事情。
這種事情其實歷史上有出現過,哪怕是完成了大一統的始皇帝無法滿足秦人的需要,一樣會搞得秦人跟王室離心離德,等待威望足夠的始皇帝駕崩,到秦二世整出了秦人面對入侵者各種無動于衷的狀況出來。雖說秦二世各方面的作,耕戰制度瓦解卻是最大原因,要不然之前好幾代秦王也不是沒有各種作過呀。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
又是新的一天,漢軍一大早出營列陣,荀軍那邊卻是轅門依舊緊閉。
列陣完畢的漢軍,大多數人感到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