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扎“長安”的常備軍有三個“旅”得到通知,他們將在呂政的統率下前往與綿諸交戰。
得到點名的人,其中地位和爵位最高的是上邪,他是呂武努力了三四十年中以原先非貴族身份爬到中郎將和獲得第十等爵的唯一人。
上邪的奮進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勵志,一度也是各種險象環生,沒有呂武在漢國執行新制度的話,其實上邪到死也就從普通社會地位進階到“士”的階層,不會有更高的成就了。
一般情況下,普通人得進為“士”之后,他們很難再有寸進,隨后就是看子孫后代能不能保住“士”的地位,再抓住機會更進一步成為“大夫”,到了“大夫”這個階層才是真正的貴族。
當然了,漢國已經沒有“大夫”這個爵位,換成了自己的二十等爵。
那么,在漢國到了第幾級爵位才能算是貴族呢?根據呂武新頒布的爵位補充,增加了關內侯和徹侯兩級,也就等于到了關內侯才能算是漢國真正意義上的貴族了。
“上‘上尉’,今次勞煩上尉助我。”呂政初次統軍出征,老實說除了興奮之外就是緊張。
上邪雖然以“上”為前綴,然而這個“上”不是姓也不是氏,是他在上進階段給自己的勵志,后來沒有打算再改了。
另外,春秋有氏不一定有姓,有氏可能是個貴族,有姓才是祖上真正闊過。
上邪對于自己被點名出征也感到意外,內心的緊張不比呂政少多少,有些拘束地應道:“職唯用命耳。”
大約是在公元前56x年階段,成功穩固自己地位的呂武就開始舉辦各種“學前班”了,目的是教導一些因功上進的人。
上邪有幸參與了三次“學前班”培訓,那也是后來他能夠一再上進的基礎。
這個“基礎”不是參與培訓就等于鍍了層金,成為誰誰誰夾袋中的欽定人物,培訓期間能不能學習到知識并消化為己用才是最主要。
呂政率軍離開“長安”已經半個月,他們將要前往“吳陽”與當地集結起來的騎兵部隊會合,再前去“冀”與其余的部隊會師。
為什么是用“會師”的字眼?當然是因為早有漢軍在跟綿諸交戰,只是漢國先前對綿諸的用兵數量不多罷了。
那個綿諸跟秦國的關系真的很好,好到那種幾乎跟穿同一條褲子差不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