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曲沃代翼”的那家“翼”不可能再上位的理由太現(xiàn)實了。
畢竟,目前晉國很多家族是在“曲沃代翼”之后發(fā)家,他們怎么可能會讓“翼”上位來進行清算?
后路被堵死的公族,不管他們是什么心情,又有什么小機靈,各方各面的壓力都在逼迫去進行拼命。
平時被藏得很好的各種東西被拿出來,來自陰氏的甲胄與武器,用來給自己享受的酒肉,士兵們可算是能沾沾光了。
呂武得知公族干的那些事情,心情頗為奇怪。
當前的封主沒有義務或責任幫麾下的“士”和“徒”進行武裝,納賦份額內(nèi)進行的服役也不需要負責供應糧秣,什么東西都要“士”和“徒”自己準備,倒是“羨”因為亦兵亦農(nóng)的關系需要封主來承擔武裝與后勤。
不管是臨時抱什么腳,公族瞅著就是進入到人類的最終階段,玩起了共產(chǎn)分配啦!
擺在“前茅”位置的公族部隊,大約十分之三的戰(zhàn)車是陰氏出產(chǎn),第一排和第二排竟然一個個都身穿陰氏出產(chǎn)的鐵甲,手里的家伙也是陰氏的戰(zhàn)戈。
以縱列來看,公族那邊至少列裝了一千兩百套陰氏出品的裝備,幾乎是所有參與納賦中小貴族的三分之二了。
根據(jù)公族的尿性,他們肯定還藏了一批。
那么就是說,不將卿位家族納入統(tǒng)計,公族從陰氏采購的裝備或許比中等貴族還要多?
關于這點呂武手里有數(shù)據(jù),能夠很負責任的打包票,公族一家家真的非常有錢,買東西也闊氣,就是買了沒有進行利用,喜歡藏起來落灰。
晉國公族的體量并不小,晉君姬周也沒有觀察錯誤,時間太長的懈怠已經(jīng)快讓公族變成廢物,再不趕緊地挽救一下,不但他自己指望不上,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國君極可能品嘗到苦果,第三代想再嘗試苦味都可能沒有機會。
必須明說的是,欒氏、郤氏、韓氏……等等很多家族,他們盡管是公族的出身,家族卻在某個時間段從公族搖身一變成為卿位家族。攤開來講就是,他們不再拿自己當公族啦。
如果那些家族依然當自己是公族?晉國非公族的那些貴族,他們其實只有乖乖當忠臣的份,哪有資本上躥下跳的。
從欒書那一代起,又或者說從智瑩得勢開始,晉國已經(jīng)迎來了新局面。
呂武算起來很幸運,他成為“卿”的階段恰好是晉厲公之后,公族以飛快的速度在走下坡路,要不哪有現(xiàn)在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