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燕國跟中原失去聯絡已經有個二三十年,他們的日子并不太好過,一再跟鄰國無終(山戎)發生摩擦,又要時不時被東胡入侵犯境,認為最大最危險的敵人卻是屠何。
燕國現階段的敵人不是游牧民族就是狩獵民族,逼得他們需要發展騎兵,要不很多時候知道哪里被侵擾,得到求救再過去實施救援,黃花菜早涼透了。
那個叫屠何的勢力,就是一個以狩獵民族為主的部落聯盟。
狩獵民族是什么?大概了解一下絕大多數狩獵民族部落有“獵人頭”的習俗,干掉誰再割下腦袋來證明成年,再持續“獵人頭”證明自己的武勇,能明白民族習性是多么野蠻了。
陰氏有西擴和北征的計劃,過程中將鮮虞解決掉,也許會成為二三十年內再次跟燕國取得聯系的諸夏家族?
到時候,陰氏碰上的絕不是進入戰國時代又恢復諸夏傳統的燕國,會是一個跟秦國一樣半農耕半游牧的國家。
葛存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即將開打的魏氏部隊身上。
魏氏的部隊推進到距離秦軍約三百米時停了下來,隨后一直待在原地,不見繼續向前推進的跡象。
嬴武很不習慣這樣的戰爭,稍微猶豫下令戰車加速狂飆起來,又再命令弩手緊隨戰車配屬步兵向前。
秦國仿制了陰氏的弩,最遠射程大概是兩百二十米左右?
手持弩的秦軍士兵,他們進入到射程可達范圍停下來,聽到密集的梆子聲進行射箭。
射出去的弩箭飛到半空,下方是速度完全起來的秦軍戰車兵,以及很努力要跟上己方戰車卻脫節了的秦軍步兵。
弩箭從秦軍部隊上空飛過,再對著魏氏的部隊落下去。
組成陣型的魏氏部隊,前面早就組織起了盾墻。
那是一面大盾杵在地上直面前方,另一面大盾覆蓋上去成為朝前傾斜狀,第三面盾牌則是平舉搭著,一道盾牌搭建起來的屏障也就成型。
一桿桿的長戟從盾墻的空隙伸出來,它們的存在讓盾墻前方多了密密麻麻的利器,看上去真的就是刺猬一般。
身穿三層重甲的魏氏重步兵擠著躲在盾墻后面,他們屏住呼吸等待下一步的指令,耳朵里卻傳來“嘚嘚嘚”的動靜,隨后又傳來悶哼以及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