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這邊其實還好,卦象能夠進(jìn)行人為操控,上位者想要得到一個什么樣的卜卦結(jié)論,能夠給錢讓“巫”說出想要的卦象,一旦給再多的錢都不能讓“巫”妥協(xié),只好使用武力啦。
其余的諸侯國跟晉國不一樣,有那么些諸侯國嚴(yán)格按照卦象來辦,以至于哪件事情能不能辦,說了算的不是國君或某位大臣。
不一定是“巫”搞事,而是君臣的思想(認(rèn)知)有問題,成了真正的“不問蒼生問鬼神”了。
呂武不想去刻意去改變什么整體環(huán)境。
說難聽點,指不定哪一天陰氏也需要用到“裝神弄鬼”那一套,何必斷了自己的后路呢。
還有一件非常現(xiàn)實的事情,呂武敢去搞什么就是在質(zhì)疑老姬家取代殷商的“正統(tǒng)”性質(zhì),更近一步是在撬所有諸侯國的墻角,事情會很大條的。
所以,穿越到春秋的忌諱之一,不要輕易地去破除迷信。
呂武非常溫和地問國君“君上欲隨哪路大軍出征?”
國君思考了一下下,說道“寡人隨同下軍。”
下軍會先入境衛(wèi)國再進(jìn)入曹國,不出現(xiàn)意外會在魯國跟新軍會合。
另外,下軍那邊的構(gòu)成最為復(fù)雜,除了作為卿位家族荀氏(中行氏)和解氏各出一個“師”之外,還有來自非卿位家族的三個“師”。
呂武問之前就篤定國君會去下軍。
那是一個相當(dāng)簡單的道理,國君內(nèi)部得不到更多的支持,怎么都該想一想能不能從國外獲得助力。
再來就是下軍的非卿位家族貴族最多,國君怎么可能不試圖接觸拉攏或分化?
“君上仍不死心。”士匄似笑非笑地說了這么一句。
呂武說道“新軍入鄭國,君上方往下軍而去。”
從行軍路線上來看,下軍和新軍離得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