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國當貴族,外戰輸了的問題其實不大,內斗輸了的下場則是會很慘很慘,由不得一旦國內出現亂局,卿位家族就立即將精力集中過來。
在周禮的約束之下,暫時還沒有發生異形取代某國一國之君的事情發生,以至于各國會出現權臣,權臣的巔峰也就是掌握國家的大小事務,成就自己的家族,或是使得自己的家族遭到滅亡。
因為沒有相關的例子,過往的晉國卿位家族哪怕是實力再強,國君也被壓制成為傀儡,卿位家族想到的只是延續強大,沒有近一步再干點什么更勁爆的事情。
有明確目標的呂武其實很煩應付國內的爭斗,不全力去應對又不行。
以呂武現在的角度來判斷,除非是能讓陰氏的實力再翻個一兩倍,要不就要站到避免發生內戰的梯隊里面去。
這里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因為晉國強大,他們才能夠作威作福,一旦晉國衰弱下去,諸侯國不再忌憚晉國,他們拿什么來作威作福呢?
不止呂武懂得那個道理,才有了這一次的所有“卿”都在進行克制。
國君繼續花樣操作。
士匄回到“新田”之后,在任的六“卿”總算能夠湊齊。
近期沒有多少存在感的中行偃可能覺得自己必須要干點什么了,邀請其余在任的“卿”和幾個有可能成為“卿”的人來到自己家中做客。
如果以時間線來算,中行偃絕對是晉國數十年以來最為差勁的元戎,并且沒有之一。
荀氏并不弱,中行氏在中行偃成為“卿”之后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底子是那么的厚,人卻混成那副熊樣,就不要怪其余的“卿”看不起中行偃了。
“勿怪元戎疏離小宗,乃是程氏當日之因,種得今日之果。”士匄最近一再刻意表現出跟呂武親密的模樣。
士匄說的是程滑弒君不但讓欒氏遭到覆滅,連中行偃也被坑得不輕。
一個大家族,他們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不是說某個小宗脫離了哪個大宗,大家就真的信了。
程滑自刎前說是遭到欒書的指派,直接把欒書給咬得死死的。他還想直接拉中行偃下水,最后遭到了制止而已。
僅是程滑出身于荀氏,其實已經夠拉作為荀氏家主的中行偃下水了,別說中行偃是被欒書硬頂到上軍佐的位置,說他們不是一伙的,誰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