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吧?秦國先君嬴石為什么而死盡管被刻意弱化,跟呂武還是脫不了關系。
秦國先君嬴石不是死在呂武手上,算是一塊遮羞布了。
秦國前往“洛邑”的使節團,由秦國的“傅”梁興為正使,秦公室成員贏造為副使。
梁興是呂武的臣下之臣,所以……懂的吧?
這個“傅”是官職,在秦國的職責范圍是輔佐國君管理國家。
他們的隊伍之中,光是攜帶禮物的車就有二十輛之多,周天子和周室公卿必然是會肥一波的。
周天子有權知道秦國發生的事情,同樣有權干涉秦國君主之位的變更。
當然,周王室衰弱之后,周天子一般只有承認的權力,沒有拒絕的資格。哪怕有時候不承認,搞到最后丟臉的人只會是周天子自己。
呂武并沒有將自己成為秦國執政的消息派人送回國內。
一個人在多國擔任官職?春秋初期是一件無比正常的事情,時間越是往后推移則越變越少。
以晉國的其余“卿”為標準,呂武多少算是開啟了先河,還不知道會造成什么樣的后續。
呂武在做這一件事情之前就已經將所能想到的利弊,進行思考和權衡。
做任何事情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要達到的是將“取而代之”完成。因此在所有的權衡之中,擔任秦國執政才是最重要,哪怕是會付出一些代價也認了。
那些代價里面不包含失去在晉國的卿位!
畢竟,現階段晉國才是中原霸主,以國力來算晉國遠超秦國。
晉國的“卿”跟其他列國的執政進行對比,無疑是晉國的卿位更顯赫。
再根據各國的實際狀況來判定,晉國的卿位甚至比擔任楚國令尹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