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楚共王熊審的老爹楚莊王熊侶曾經(jīng)派人去周王室詢問九鼎的重量,也即是“問鼎輕重”事件的發(fā)生。
實際上就是楚莊王熊侶問周天子姬班:俺能取代你不?
從這里能夠看出“鼎”的象征意義也即代表王權(quán)。
只是另一方面,周王室又自己制定了“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一套禮儀,弱化了“鼎”代表王權(quán)的地位。
呂武其實只看過各個諸侯國的國君使用鼎來作為用餐工具,還都是小鼎,真沒見過“大夫”級別的貴族使用鼎來作為用餐工具。
這個并不是什么孤陋寡聞,純粹是鑄鼎的難度不小,耗費方面也很大。
并且,每一個級別的鼎,大體造型或許是一樣的,但上面的銘文圖案絕不相同。
春秋的生產(chǎn)力不高。
春秋同樣是一個不努力會導致滅亡的時代。
每一年幾乎都會爆發(fā)戰(zhàn)爭。
大小貴族的收入方面其實非常有限。
哪一家的貴族都在隨時準備戰(zhàn)斗,傻子將財貨用在追求享受上面。
呂武所接觸到的也基本是晉國的貴族,壓根就沒去其他列國的貴族家中作客。
誰不知道晉國是一個軍果主義國家?
晉國的貴族遠比其余諸侯國的貴族更加現(xiàn)實。
有財貨搞軍事儲備,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