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商議出結果。
大軍開始了聽命從事。
戰車和步兵開始一隊又一隊地向前開進。
準備拆除營帳和夷平灶爐。
這個當然需要一個步驟,不是一股腦全部這么干。
要不然,楚軍抓住機會給來一下狠的,己方沒有嚴陣以待的部隊,豈不是要被一波流?
站在巢車之上觀看的楚共王熊審,指向了晉軍營寨里面,有些不解地問道“騁而左右,何也?”
晉軍的營寨,前方的營帳已經全被拆除,部隊向前開進時,有不少沒跟隨步兵的車輛在馳騁。
伯州犁為了隨時聽候問話,跟楚共王熊審一起上了巢車,答道“此為召喚軍吏。”
臨戰才緊急下令?
楚共王熊審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寡人舉兵迫營,如何?”
伯州犁想說很不要臉,只是已經在楚國混了,違心說道“已致晉軍失卻方寸。”
從沒覺得自己不要臉的楚共王熊審看到伯州犁臉上笑容很勉強,不知道伯州犁在內心非議,以為是為晉國未來擔憂,笑呵呵地說“大宰或可有重回晉國之日,介時寡人為大宰風光送行。”
這是覺得能打贏晉國,已經在布局準備干涉晉國的內政啦?
伯州犁知道楚國的老傳統。
一旦楚國將哪個諸侯國給打殘了,必然會遣送早先投靠的貴族歸國,再利用他們把持那個國家的朝政,某天來個水交融的成為一家人啦。
他們用這樣的方法兼并了數十個國家,才有了楚國現在的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