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其實也能理解。
誰能想到第一道防線連一天都沒能撐下來就宣告失守?
所以,第二道防線肯定不會準備大量的守城器械。
“武可將甲士借調于我?”魏相查看了一圈,找到呂武說了那么一句。
呂武沒有猶豫,答曰“可。”
在他發家時,魏氏對老呂家幫助太多,甚至某些小細節也做得很到位。
這年頭不懂知恩圖報是要被唾棄的。
呂武大概猜測出魏相想干什么,沒有不借兵的道理。
五百重步兵被集結起來,他們接受魏相的親自講話。
“新鄭”的第二道城墻很多只有兩丈高度,呂武上一次就給晉國的很多貴族上了一課,魏相也是其中的一員。
魏相很明顯要學以致用。
他將老呂家的五百重步兵布置在最前面,要求他們將盾墻搭在城墻,形成一個傾斜的坡度。
老魏家的甲士也被集結起來,他們一手塔盾一手戰戈,會成為進攻的第二梯隊。
其余的魏氏士兵,他們被要求一旦城墻搭設起來,必須跟在甲士后面發起進攻。
呂武看到這支魏氏的重步兵,想道“這就是魏武卒的前身?”
為了能一次成功,魏相再一次找呂武借遠程部隊,借的就是裝備了弩機的弩手。
這樣就非常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