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斗嘴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呂武覺得可惜的是,很多典籍目前還沒有著作,聽不到“子曰啥啥啥”之類。
晉國第一才子和第二才子,他們本身就是“子”。
而“子”現在是一種敬稱,類似于先生、大佬、boss。
魏相和智罃聊的是這一次與吳國順利會盟,將對楚國產生什么影響。
所以,他們講的是以后,并不是講以前。
只講以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聊起來不過是在“講古”,能汲取教訓或成功,自然是極好的。
談論以后則很考驗一個人的智慧以及對局勢的判斷力。
呂武覺得這是才子該有的樣子,不像宋和明兩個朝代,才子只是文化科方面優秀,其它基本上就干啥啥不成,甚至滿腔熱血地盡幫倒忙。
漢和唐,才子還是挺牛逼,隨便拉出一個都能干一些實事。
漢的才子能文能武,典型的人物太多太多。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云。
即便是吃軟飯寫軟文的司馬相如,擔任參謀也能出很靠譜的主意。
更不用提更風華絕代的幾個人了。
只是他們絕沒想到,自己干的一些豐功偉業,到了后世會成為某些忌諱。
唐的的才子?留下太多的絕美傳世詩篇,更有力挽狂瀾的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