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青壯出征在外,國中肯定是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情況。
這也就是為什么明明出征和在家一樣是吃,爆發戰爭通常會出現缺糧的原因。
春秋時期的戰爭,一般都是以獲取收獲為主要目標,一切奔著紅果果的利益而去。
打贏了會獲得或多或少的收獲,少虧一些,又或者少許賺了一點,甚至是大賺。
不以維持人間正道為出發點,不講正義或邪惡,以至于孔老二發出“春秋無義戰”的嘆息聲。
話又說回來,不奔著利益去發動戰爭,只是想著維持正義,打輸了血虧,打贏什么都沒獲得。
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只有付出沒有收獲,才是錯的吧?
來到了春季中旬,駐扎在“霍”的國君以及公族,他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又一大群呼啦啦地來到“交剛”。
國君的到來依然沒有受到盛大的迎接,甚至元帥欒書在得知國君要來時,找了個借口帶兵離開“交剛”去了北邊。
中軍佐荀庚盡管有千百個不愿意,頂頭上司外出避難,他只有帶著其余的“卿”和“大夫”去拜見國君。
這位干了一次騷操作的國君,他像是沒察覺到貴族階層對自己的排斥,樂呵呵地接見了前來拜見的臣工,沒詢問欒書為什么不在,直接問秦軍到哪里了。
覺得自己調和者的祁奚,看到國君沒有問及欒書,也沒有表現不滿,悄悄地松了一口。
高層有什么社交,又或是談什么,呂武只會在事后聽到一些不知道轉了幾手的消息。
他又再一次見到了師曠這位樂師。
師曠只是跟著呂武來到“交剛”這個地方,后面先被魏氏邀請,再后來就是不斷去各個貴族那邊串門,還被國君邀請著一塊去了“霍”城。
很忙碌的呂武其實沒有閑暇時間來接待師曠,只是對方過來又不能不招待。
“聞‘下軍’回援乃是陰武子窺知白翟輾轉于北,隱秘輾轉至‘交剛’城下?”師曠的消息怎么這么靈通?只因為他是一名很出名的樂師,耳朵的聽力也真的很好。他又說:“陰武子國事為重,請聽我彈奏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