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一會美妙音樂是他看書前的一個小習慣,這有助于他更快地進入狀態,如天籟之音的神秘園全集是他的最愛之一。
在幽婉的旋律中,許信成抬頭瀏覽著在書架上整整齊齊擺放著的118本書。這二十來年,他已看過四千多本書,而這118部作品是他最喜歡的,每一本書他都精讀過,有的還精讀過三四次。
他的目光落到了上周日買的那本《未來簡史》上,他不由地回想起昨天和ly聊天時的情形。昨天下午,那場關于人工智能的探討著實讓他對未來產生了非常強烈的不安感。
他還記得,在第一遍電子書版的《未來簡史》時,在讀到關于無用階段的那一章時,他被深深地震驚了。
以前,在他對未來的想象中,他總是相信,一切都會是美好的,一切都會是光明的。但是,那一刻,他醒覺了過來,未來有很多可能性,美好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性,還有其他可能性,其中有些并不是那么美好,甚至還有一些是非常糟糕的……
那一刻,他有一種大夢初醒之感,那一刻,就是他的“夢醒時分”。
這幾年,每當想起未來,他都會產生不小的不安感,但這不安感和昨天下午的感受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許信成回想著ly昨天說的每一句話和說話時那肅然的表情,特別是當她說“如果我和你說,第三派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呢”時那斷然決然的語氣和不安憂愁的神情,他知道,ly的想法和判斷是嚴肅的,她的不安和憂愁也是真切的。
昨天的他和此刻的他還是沒辦法認同ly對未來的悲觀判斷,或者應該說,他是從心底里不愿意認同,他從心底里更愿意相信未來是有希望的,未來是美好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
他只想了一會便決定了:“對,我要重讀那些探討人工智能未來和人類未來的書籍,除了《未來簡史》外,我要重讀凱文凱利的《必然》、雷庫茲韋爾的《奇點臨近》等書,還要其他相關的書籍。”
他現在有一個非常強烈的需求,他需要知道更多,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專家們和未來學家們最前沿的觀點和對未來的預測,他需要找到更多利好的資料,更多可靠的依據,更多正面的理論,以便他能對未來作出更樂觀的預測,以便下次和ly探討人工智能時,他能把它們提出來。
這樣一來,或許,他能改變她對未來的悲觀判斷和預測,如此一來,她對未來便不會再有那么多的不安,那么多的憂慮了。
許信成知道,他昨天和ly所探討的話題和內容,這幾十年來,這個世界上無數人一直都在熱烈地探討著,激烈地爭辯著。不單單只是專家學者們,和他一樣的普羅大眾也加入到了這場世紀之辯中。
特別是每當有新的大事件發生之后,如阿法狗在2016年和2017年接連大勝人類最頂尖的圍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潔后,或者,每當有涉及ai的科幻電影上映時,如《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熱映時,在豆瓣、知乎、天涯、貓撲等各大論壇上,大家對ai覺醒這個話題的討論便更是激烈,有不少人對我們人類的未來表達了深深的憂慮。
但在論壇上的討論無論多么激烈,絕大多數人在心里其實都認為,那只是科幻電影里描寫和展現的世界,那個世界和我們的現實世界還是很不同的。
在激烈的討論之后,大多數人最后都傾向于認為電影里面的情形不會發生,或者認為,即使真地發生,那也不會和電影里面所描寫和展現的那樣糟糕,退一萬步說,即將最糟糕的情形在未來真地會發生,那也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所以,絕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會太憂心。
事實上,與很久以后的未來世界相比,大家現在更關心的是真真實實存在的當今世界;與未來可能發生的那些糟糕情形相比,大家更關心的是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正在發生的巨變,正在發生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越來越嚴峻的問題,所以,絕大多數人很快都會把討論的焦點集中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諸多重大問題上,其中,一個被大家最熱烈討論的,就是人工智能將取代人類大部分工作的這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