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已七十有五,此次的病因,其實就是人上了年歲熬冬難,再染些風寒,這就迷糊臥床了。
眼下老人家病況反復,時不時高熱迷糊,事無巨細都需有人時時費心。
好在滴翠山行宮御醫、宮人、使役都充足,管事的華嬤嬤又調度得當,倒也處處周全。
李鳳鳴到了行宮,并沒誰真敢指使她如何。
她只需每日到老人跟前晨昏定省,愿意時便搭把手喂喂湯藥。偶爾遇到當天來探病的宗親命婦、王宮貴女太多,華嬤嬤也會請她出面幫忙接待,陪著用茶寒暄。
這些事都簡單,李鳳鳴就算敷衍打混也能做得似模似樣。
所以她剛來那陣子,確實心不在焉。每日不管做什么都會走神,絞盡腦汁想尋個生財之道。
但人心都是肉長的。
成天親眼看著老人承受病苦,神志不清地靠著湯藥吊命,李鳳鳴漸漸也生出些唏噓同情。
太皇太后在幾次清醒時,都開懷地拉著李鳳鳴的手,用虛弱笑音盡力對重孫媳婦表達慈愛善意。
那之后李鳳鳴便上心許多,暫將雜念拋諸腦后。
到了二月初,天氣隱約轉暖,老人家的病癥也跟著穩下。雖未痊愈,至少再無反復高熱,漸漸恢復耳聰目明,總算又熬過了一冬苦寒。
行宮眾人都松了口大氣。
這好消息傳到宮里,皇后特地命人送來些皇家少府特制的首飾、器物,對李鳳鳴表示嘉賞。
收到賞賜的李鳳鳴并沒有多高興,懨懨對淳于黛道:“沒意思,都收著吧。”
皇后賞來的這些東西大多打著“少府匠作”的印,按齊國規制是不能輕易流通在外的;首飾倒沒打印,尋常人卻又不能佩戴。
對如今的李鳳鳴來說,凡是無法變賣換錢的東西,都沒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