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特蘭人徹底的失敗了,接近五萬大軍陣亡,潰散,被俘了七成以上。余下的部隊也垂頭喪氣,士氣低落。菲爾斯堡內一日三驚,草木皆兵。就怕斯基夫人得勢不饒人,繼續南下進攻奧斯特蘭本土。如果真是這樣,那奧斯特蘭恐怕就不得不征調青壯年參軍了。這對于公國的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
三天功夫,卡斯特公爵整個人瘦了一圈,看上去像是老了十歲——而也是在這三天時間內,卡斯特公爵發出了三條命令。第一是向西格瑪帝國本土,向帝國皇帝以及與他毗鄰的荷克蘭,奧斯特馬克,諾德蘭,塔拉貝克四國求援。
第二是向斯基夫軍隊派遣使者,宣稱統一斯基夫對于利爪海東南沿岸的統治權,期望他們能夠與自己達成和平協議,并且釋放戰俘。
第三,便是命令國內緊急征召十個陸軍步兵團。以最快的速度征調,武裝,然后掉簽到菲爾斯堡,以防守這座靠向斯卡騰的橋頭堡。
同時,在東南線,與斯基夫毗鄰接壤的土地上,奧斯特蘭的邊防軍也加緊了訓練與巡邏。卡斯特公爵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帝國政府,毗鄰的公國都不援助,而斯基夫人更貪得無厭的向他的公國進軍的話,那么他將孤軍奮戰……
不過很明顯的,這位公爵想的實在太多了。在三天之后,公爵迎來的并不是斯基夫的大軍,而是斯基夫人的議和的使者。對方的態度還算不差。看起來并不像是一個面對敗軍之將的勝利者的態度。
而在接下來的談判過程中,卡斯特公爵很驚訝的發現,對方竟然沒有提出割讓斯卡騰,并且要奧斯特蘭一方承認,斯基夫對于斯卡騰所有權的款項。他們所要求的僅僅是恩爾格蘭德一座城市,同時還想要卡斯特公爵賠償他們一筆軍費,以及要求他們為戰俘付出一筆贖金。僅此而已。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詢問這個問題太過丟人,那么卡斯特公爵可能就會忍不住向對方詢問了——斯卡騰呢?雙方——奧斯特蘭與斯基夫兩國為了這座位置重要的城市戰翻了天了。但是最終的決議,雙方議和的條款竟然完全不包括這座城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隨后。卡斯特公爵馬上整理了他手上的情報,這是他在驚慌不安的這三天內漏掉了的東西。而最終,在整理過這些情報。并且叫來了他在斯卡騰方面的間諜之后,卡斯特公爵覺得有些哭笑不得——不,比這種中性的詞匯更加糟糕,應該是“欲哭無淚”才對。
在這之前,三天前,奧斯特蘭大軍潰退之后,他想要逃亡斯卡騰,卻被一陣弓箭槍彈射了回來之后,他原本以為這是斯基夫人的計謀。而奧斯特蘭軍隊后面出現的海盜武裝,他也誤認為了是斯基夫人組織起來的自由傭兵。那一句沒頭沒尾的“我家老大接任斯卡騰總督”。他想了半天,卻還是沒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被人給耍了。正是那個幾天之前來信給自己威脅,要做斯卡騰總督的混賬海盜。公爵原本想著,就算給他一個總督的名頭,他也玩不出什么花樣來。畢竟自己要兵有兵。要爵位有爵位,無論是在法理上,還是事實上,他都是斯卡騰的宗主。給他一個總督的名頭,不過是給他分一杯羹的權力而已。
然而卡斯特公爵沒想到,對方想要的不是一個名義上的總督名號。也不是分一杯羹的權利。而是想要真的成為這座自由市的實權總督,斯卡騰名義上,也是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瓦雷德正式利用他這一個“沒想到”,加上大張旗鼓的離開斯卡騰的動作,分散了對方的注意力,從而得以瞞天過海,順著河道將兵力運輸到了斯卡騰西南一側。
姥姥!憑他那三千海盜兵?!老子滅了他!
如果是在三天前,斯卡騰之戰開始之前,公爵殿下知道了對方心中所想,肯定會狠狠地啐他一臉。然而在三天后,公爵殿下不過是只驚弓鳥。
而斯基夫人呢,他們是斯卡騰之戰的勝利者,就這么甘心將好不容易得來的戰利品讓給人么?
當然不甘心。但是他們不得不這么做——因為瓦雷德一方掌握了對方的后路,恩爾格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