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先進武器制造與研發的過程中,西爾凡尼亞最多的便是效法,學習混沌矮人的成熟的技術。但是這并不代表,在瓦雷德帶領下的西爾凡尼亞,在技術層面上不會有一些,超越了混沌矮人的成就。
盡管在火藥的威力,以及鑄炮技術上,西爾凡尼亞很可能并不是混沌矮人的對手。但是他們同樣的有著他們本身的優勢。那就是瓦雷德本人超越時代的眼光以及奇思妙想。也正是在瓦雷德的指導下,西爾凡尼亞的火炮使用技術,從某種角度講還要在混沌矮人之上。
對于火炮,瓦雷德認為速度,機動性與火力并重。重型火炮并不利于野戰。瓦雷德也認為在會戰,遭遇戰中使用這種武器是愚蠢的。他曾經下令過,炮彈重量超過二十四磅重的火炮只能被用作固定炮臺,攻城又或者戰艦用火炮來使用。
考慮到目前西爾凡尼亞唯一一個出???,南部沿海地區的深水城還在建設中,艦隊更是畫餅一樣。所以西爾凡尼亞出產的重型火炮,幾乎都被裝備在了亞伯赫拉辛伯爵領的環形要塞群上,作為固定的炮臺使用的。
當然,瓦雷德這么做也并非沒有道理。因為西爾凡尼亞并沒有好像鐵甲列車以及鐵惡魔這樣,可以攜帶重型火炮快速機動的武器,所以相對而言,瓦雷德并不喜歡將火炮制造的過為巨大和沉重。這就是他在此之前,排斥混沌矮人向他推銷的招牌武器混沌地獄炮的緣故。
說起來,這與目前的局勢并不是很相符。在這個各個國家——包括西格瑪帝國,矮人,混沌矮人,斯基夫與提利爾等國都提倡大型的,乃至巨型火炮的時代,瓦雷德所提倡的輕便,快速與火力并重的理論顯得有些標新立異。甚至有些人懷疑這是一貫提倡革新,改革的瓦雷德為了貫徹他的理念,所實行的不合時宜的錯誤思想。
對于這樣的批評,瓦雷德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根據瓦雷德的要求,混沌矮人的工程師與西爾凡尼亞的煉金術師們聯手,設計出了瓦雷德所期望的火炮,這種采用了混沌矮人的技術,以及魔法煉金術建造出來的,從炮管,炮身與炮架全部都采用標準的可更換零部件制造出來的火炮的確與眾不同。
它有著超過普通大炮許多的修長炮管,再加上完全密閉的設計,使得這門火炮的射程超過一般火炮許多。后膛裝彈的設計也使得火炮的射擊速度加快了不少。同時因為火炮規格的一致。使得火藥的裝填量與彈丸大小也得以標準化,因為火藥燃燒不完全與炮彈卡殼造成的炸膛事故得以最大程度的杜絕。
這些火炮在通過煉金術制造出的無縫的跑管上,鐫刻著這樣的,瓦雷德下令必須的銘文:“力量代表真理,真理即是一切”。
這些火炮都用繪制著初級風系魔法的車架承載著。以便進一步的減輕它們的重量。與此同時,拉乘火炮的幽靈戰馬足有六匹。兩兩一組連接起來,使得這些火炮的機動性足以與亡靈士兵媲美。
在經過精密的高度,風向與風速測算之后,這種標準的,被瓦雷德稱之為西爾凡尼亞快速步兵炮的火炮,可以將鉛制的十八磅實心炮彈精確地打出十公里的距離。同時還可以根據情況不同,選擇使用開花彈,榴霰彈或者霰彈等特殊彈種。
而說到射擊距離,就不能不提到射擊方式。事實上在此之前,無論是西格瑪帝國,矮人或者混沌矮人都還沒有在目距以外射擊的能力。直到西爾凡尼亞大規模部署火炮武器,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
西爾凡尼亞的亡靈炮兵們可以在他們的吸血鬼指揮官,利用高空中兀鷲的視力作為導引的前提下,使用快速步兵炮轟擊十公里之外,目測無法到達的地點。這便是西爾凡尼亞的火炮部隊超越舊世界列國的最大憑證。
而此次戰役,也正是在總共一千四門火炮——包括五百門平射,拋射兩用,屬于加農榴彈炮的快速步兵炮,以及其余三百門先期鑄造的各式火炮,六百門大口徑要塞炮的密集轟炸下,拉開帷幕的。
在經過了五天時間的準備,一切都布置妥當后,在此次戰役中擔任總指揮職務的瓦雷德望向另外三個伯爵。在得到了他們肯定的眼神之后,他便以堅定不移的聲音宣布:“諸位,對南部大荒野綠皮部落聯盟的復仇之戰,在這一刻開始!”在魔法的作用下,他的這句話傳到了每一名吸血鬼戰士,法師,騎士軍官的腦海中。
上午九點三十分,被瓦雷德命名為“復仇之戰”的大戰役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