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歡喜幾家愁。于公,無法得到高等精靈援軍的西格瑪帝國上下嚎啕聲一片。于私,在瓦雷德離開房間一會兒之后,艾瑞兒就連滾帶爬的跑到了他丟棄的銀色面具面前,好像寶貝一樣抱著那個銀質的垃圾失聲痛哭——當然,這完全影響不了瓦雷德的興奮與豪邁之情。
九月份,兩個好消息先后傳來,第一個好消息便是烏蘇安遭受了暗精靈大軍的攻擊。
盡管在這之后,艾瑞兒的確經過了一番布置,而高等精靈海軍也保存著完全的戰斗力——但是在暗精靈的猛烈攻擊下,西北部羅森海地區的海島防線仍舊宣告失守。至此,烏蘇安腹地被暴露在了暗精靈的兵鋒之下。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而第二個好消息,則是有關巴托尼亞與木精靈。在瓦雷德的另外一具化身,以及他麾下情報,間諜部門的配合下成功的粉碎了騎士王國的信仰基礎。經過論證,考據擺出了一系列的事實。證明了巴托尼亞所信仰的所謂湖中女神,實際上只是木精靈的陰謀。
在精靈與矮人進行長須戰爭,最終雙雙敗落之后,一批高等精靈拒絕撤退會烏蘇安。這批奇怪的家伙認為在森林中,親近自然的過著自給自足的簡單生活,要比在烏蘇安享受高度文明帶來的充裕的物質生活好……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說這些怕死鬼在之前就躲進森林里面,不敢參與精靈與矮人之間的大決戰,這一會兒不敢回烏蘇安,就是害怕被同族追究戳脊梁骨。這種說法也未嘗沒有道理,搭配木精靈一貫的卑鄙的表現,瓦雷德甚至認為這個解釋更貼近真相。
這些環保的原教旨主義者,在精靈與矮人衰退,人類興起的過程中,使用了一種更加卑鄙,更為人不齒的手段,以維持他們的正生活狀況。
在巴托尼亞王國尚未建立的時候,木精靈們便用他們的魔法偽裝了一位精靈少女,把她偽裝成了一個神明,傳播流言以獲取當地居民的信仰。在他們一整個種族的策劃下,被巴托尼亞人稱之為“湖中女神”的信仰傳遍了整個國家。甚至被那些腦筋不好用的人類君王定性為國家的官方信仰。
如果單單是這樣的話也就算了。用一個偽造的神來給自己居住的森林增添一層迷信色彩,換取人類的敬畏以更好的隱居。如果單單是這樣的話,也無可厚非。但是木精靈們卻更進一步的,利用信仰來操縱巴托尼亞的政治,為自己謀利。
首先,他們選擇最為信奉“湖中女神”同時也是最勇敢,愚蠢的統治者,幫助他統一了整個巴托尼亞,徹底將“湖中女神”的信仰遍布在整個國家內,讓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無一例外的信仰他們。
之后,他們利用這些信徒,獲取了冊封國王的權利。他們派遣出的所謂“女神的使者”來巡邏,監督整個國家,甚至廢立國王。操縱政局。將整個巴托尼亞都當成玩具一樣擺弄。并且以此來謀取好處。
這些木精靈們崇尚自然,他們鄙視人類或者矮人砍伐森林,開采礦藏這樣破壞自然的行為。但是他們本身卻還需要木制的器材和鐵制品。其他生活物資比如食鹽,谷物和布匹等等,木精靈也都不出產,卻仍舊需要。
于是,他們便利用信仰來壓榨巴托尼亞王國,將本不富裕的巴托尼亞人微不足道的那一點點剩余的生活資料全部以“貢品”、“祭品”的名義收取過來,以供自己享用。一邊不勞而獲著,還一邊數落著他們是一群破壞了自然環境的野蠻人。這些木精靈的奇葩程度令人瞠目。
而更加令人發指的是,這些木精靈為了更好的控制巴托尼亞,而采取了一系列可以稱之為倒行逆施的措施。他們排斥所有的科技產品,拒絕所有的科技進步,宣揚不可知論,將所有的科學研究視為違法與異端。
為了讓他們裝神弄鬼的把戲更不為人知,他們對于魔法的態度更為排斥。所有在幼年期便表現出魔法潛質的少年都會被那些自稱“湖中女神神使”的人帶走。絕大多數孩子都會被殺死,只有少量女孩會接受洗腦教育,然后成為新的“使者”。
而那些被殺死的孩子們,也都被利用了起來。木精靈們使用與吸血鬼的鮮血圣杯異曲同工的魔法道具,將這些體內富有魔力的孩子的血液精煉,凝聚起來。并且將之稱為圣水。
那些愚蠢的巴托尼亞騎士們都有一個最終極的目的,那便是證明自己的武勇以及對于湖中女神的虔誠,而后獲得“使者”所送來的所謂“圣水”。這些汲取了力量的騎士們便是巴托尼亞引以為傲的終極武器,足以延壽數百載,比起一般的騎士強大許多的圣杯騎士——他們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實際上飲用了什么樣齷齪的飲料,才獲得了這種超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