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意志在大清軍隊中,總是能得到最快速的執(zhí)行,很快前去找葛爾丹議和的人員已經(jīng)選定了。
議和官為游擊將軍正黃旗博爾果,此人精通滿、蒙、漢、俄等多國語言,兵法韜略爛熟于胸,是個能文能武的人物。
最關(guān)鍵的是此人對戈壁地形非常熟悉,上次去齊齊哈爾向胤祚宣旨的便是他。
這次前去找葛爾丹一議和,又選中此人,足見此人在軍中分量。
隨同前往議和的是二十名正黃旗親兵,都是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精兵。
使節(jié)一行的甲胄,都是選擇的更干凈整潔的,一行的戰(zhàn)馬選的都是膘肥體壯的,攜帶的糧草更是充裕,就算不能給葛爾丹一個大清兵精糧足的假象,也不能讓他看出清軍目前的困頓。
博爾果陰沉著臉,他本是打算借著葛爾丹鐵騎的尸首建功立業(yè)的,但沒想到兩次被當成了跑腿的,甚至還要他去向葛爾丹求和。
朝廷十萬大軍遠征漠北,這是自漢唐之后,中原王朝少有的壯舉,然而連敵人一面都沒有見到就要功敗垂成,讓人有一種一拳打到棉花上的無力感。
博爾果一行在打點行裝出發(fā),除了兵部尚書杜臻以外,并沒有其他人員送行,四周巡邏警戒的將士面黃肌瘦、無精打采,圍在篝火旁的將士也是一臉委頓。
空氣中彌漫著陣陣酸臭,那是戰(zhàn)馬拉稀的臭味和寒熱病人屎尿的味道。
大營之中,還有另一對騎兵正在整裝上馬,看樣子也是一隊使節(jié),棉甲上也是纖塵不染,只是帶的干糧就比他們少多了。
“杜大人,那一隊也是使者?”博爾果問道。
杜臻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道:“本來我不該說,但是既然你是與葛爾丹議和的使者,那這事你遲早會知道,那一隊是返京的……去接固倫公主……”
博爾果滿臉疑惑:“固倫公主?莫非是……和親?”
杜臻苦澀的點點頭。
博爾果怒道:“杜大人,我要向圣上諫言,若要退兵,我博爾果為大軍斷后,何必要和談,看他葛爾丹的臉色!”
“放肆!”杜臻壓低聲音罵道,“圣上所慮,其實你能妄加揣測的?”